(B類)
河發改函〔2025〕111號
廖輝彪、鄒光彬、胡青松、肖青華、廖錦珍、朱冬冬委員:
你們提出的關于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提案收悉,經綜合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務局、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政務和數據局、市工商聯、人行河源市分行、河源金融監管分局等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一、關于“提升政務服務效能”的建議
(一)大力推動審批服務提質增效。市政務和數據局按照“就近好辦”改革要求,對500個政務服務事項“四免”優化(表單免填寫、證照免提交、免簽名、免蓋章)、1206個事項對標深圳優化,累計減少時限377天,減少跑動2次,減少材料320份。同時,依托省政務服務事項管理系統,建立審批事項清單動態調整機制,及時清理取消不必要的審批環節,確保清單之外無審批。
(二)加強政務服務信息化建設。市政務和數據局打造建設本地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整合各部門政務服務資源,實現線上線下政務服務深度融合,實現企業辦事“一網通辦”“最多跑一次”。目前,我市各級共222個政務部門通過省“一網共享”平臺共發布了6475個數據類,匯聚24億條數據,累計滿足74個政務部門4906個數據需求,為75個業務系統提供了數據調用服務,為我市提供了數據支撐,做到了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三)著力打造企業服務專區。市級政務服務大廳設立專門的企業服務專區及“企業開辦一窗通取”專窗,整合工商登記、稅務、社保、銀行開戶等共959個事項進駐專區。建立“企業服務專員”制度,為企業提供一對一的伴隨式服務。開設12345熱線中的“企業訴求專屬通道”。
二、關于“強化政策落實與服務”的建議
(一)做好政策宣傳解讀。市財政局印發《關于開展2025年惠企利民財政補貼政策上線“粵財扶助”平臺工作的通知》,明確政策梳理要求,能有效解決企業和群眾在申報政策補貼時“申報入口找不到、財政補貼政策看不懂”等痛點問題。市商務局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以舊換新政策解讀,組織相關企業參與2025年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及3C產品購新補貼活動培訓,確保企業準確理解和把握政策內容;編制《河源市“1+3”產業鏈招商圖譜》,印發《2025河源市招商引資攻堅行動計劃》《河源市超億元制造業項目落地全流程管理辦法(試行)》,構建“宣傳+服務+管理”全鏈條機制,推動招商項目高效落地。
(二)建立機制推進政策落地見效。市發展改革局充分發揮市全面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專班作用,圍繞優化產業營商環境提標優化專項行動和產業建設“大會戰”專項行動各項任務要求,建立月調度工作機制,指定專人跟蹤各有關單位政策制定和落實情況,對任務進展緩慢的單位及時通報提醒,確保各項措施落地見效。
(三)搭建平臺精準對接企業需求。市工商聯開展“走訪談心開新局 我為企業辦實事”調研行動,梳理形成《關于建立河源市政企“面對面”懇談會機制的建議》,推動市政府建立河源市“面對面”政企交流活動常態化機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等七部門印發《河源市“面對面”政企交流活動工作方案(修訂版)》,成立工作專班,明確每季度開展一次“面對面”政企交流活動,現場辦公研究處理企業提出的意見建議,由各縣(區)政府(管委會)和市直有關部門限期辦理。
三、關于“優化市場監管環境”的建議
(一)完善公平競爭審查工作機制。市市場監管局督促各政策制定機關做好出臺的政策措施公平競爭審查工作,切實提升公平競爭審查工作質量。加強對全市公平競爭審查工作的協調指導,推進全市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有效落實,提升公平競爭審查能力和水平;加強濫用行政權力線索排查及公平競爭審查專項核查,持續清理和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及做法;積極開展“限制競爭條款多”整治工作專項行動,推動市場公平競爭秩序不斷好轉。積極探索與第三方法律機構的合作,全面提升公平競爭審查質量。
(二)強化監管提高涉企檢查質效。市市場監管局制定《關于在市場監管領域全面推行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的實施方案》《河源市市場監管領域部門聯合抽查事項清單(第一版)》《河源市市場監管領域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工作細則》等制度,每年3月份統籌制定全市“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計劃,實行定期督查通報;扎實開展“雙隨機、一公開”行政執法不規范專項整治,實現抽查計劃、抽查結果、檢查結果全流程留痕;選取本領域內信用等級高而風險等級低且涉及多部門檢查的企業,列入涉企“綜合查一次”清單,努力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有效避免重復檢查、執法擾企,切實減少對企業的干擾。
(三)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助推企業創新發展。市市場監管局組織開展“守護知識產權”、地理標志保護等專項執法行動,依法嚴厲打擊知識產權領域違法違規行為;2024年至今,共查辦知識產權侵權假冒案件140宗,罰沒63萬元,移送公安機關涉刑案件5宗。深入實施《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指引》,貫徹落實《河源市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鼓勵引導企業加強專利培育布局、培育自主商標品牌。設立知識產權專項資金,2024至2025年共安排預算95萬元。
四、關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建議
(一)強化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我市推動贛深高鐵、梅龍高鐵、龍尋高速建成通車,加快長深高速改擴建項目建設,持續推進銜接產業園區的普通公路升級改造。市交通運輸局正在開展交通“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深化與廣州、深圳、惠州等地區的跨市交通規劃對接,加快廣河高鐵、河紫高速、河惠汕高速等項目前期,補齊市域交通基礎設施短板,推動河源與粵港澳大灣區的交通和產業互聯、融合發展。
(二)夯實能源保供基礎。市發展改革局專題調度省天然氣管網“縣縣通工程”興寧-和平-連平項目、河源-東源項目建設推進情況,協調解決項目難點問題;有序推進岑田抽水蓄能電站、電網建設工程等重點能源項目,2025年電網建設工程計劃投資74468萬元;貫徹落實《河源市分布式光伏總體實施方案(2024—2030年)》,推動光伏發電項目有序開發、加快投產;因地制宜鼓勵新型儲能發展,推動一批項目納入全省年度建設計劃。
(三)大力推進水利工程建設和河湖生態管控。市水務局積極推動完成市區水源工程建設,滿足中期水產業企業新增用水需求;協同流域管理機構優化新豐江、楓樹壩等骨干水庫及10座東江干流梯級電站聯合統一調度機制;不斷建立健全河湖常態化保潔機制,每年定期開展兩次全市集中“清漂”專項行動,嚴格控制水浮蓮等水面漂浮物流入東江、新豐江干支流;2018年以來,累計清理河道3萬多公里、清理水面漂浮物45萬多噸。
五、關于“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的建議
(一)強化政策引領,完善人才服務體系。我市印發《河源市人才發展促進條例》,以立法形式固化人才工作實踐的好經驗好做法。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制定《河源市高層次人才計劃》,為河源市產業創新發展注入強勁人才動能;持續優化“英才卡”申領流程和完善服務內容,支持符合條件的高層次人才申領“英才卡”并按規定享受有關政策;印發《關于河源市“英才卡”辦理和服務有關事項的通知》,進一步優化工作流程,推動人才服務提質增效,已為102名高層次人才頒發“英才卡”。
(二)精準培育支持技能人才供給。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持續推動技工教育高質量特色發展,通過共享師資資源、共享設備資源,為企業提供高質量的技能培訓;有效對接“廣東技工”“粵菜師傅”“南粵家政”三項工程,推動技工院校與產業深度融合,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輸送高質量技能人才;積極探索開展訂單班、冠名班人才培養,實踐“校中廠”“廠中校”辦學模式,增強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適應性。
(三)持續強化園區平臺服務作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線上依托“深河人才園”微信小程序,打造便捷的求職招聘平臺;線下定期舉辦制造業企業專場招聘會、“南粵春暖就業援助”等各類主題招聘會。深化創業扶持政策落實,完成20家原孵化企業的遷入,為人才創業提供辦公場地、設備設施等硬件支持,為企業持續輸送需求人才;依托“1+7+62”人才驛站工作體系,圍繞河源本地水產業、生態旅游以及現代農業等重點產業布局,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對接合作,常態化開展產才對接活動;通過組織參與“百萬英才匯南粵”等系列活動,為我市深入開展產業建設“大會戰”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六、關于“優化金融服務”的建議
(一)推動銀企精準對接。人行河源市分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創、綠色、涉農、小微和民營領域的信貸投放,多項貨幣政策工具在河源落地見效,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市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金額4470萬元、碳減排支持工具金額13.5億元、支農支小再貸款余額14億元、再貼現余額7410萬元;指導轄內銀行機構發揮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主力軍作用,充分滿足我市企業生產經營資金需求,截至2025年6月底,轄區銀行業投向實體經濟貸款余額1124.57億元;推動銀行機構開展政銀企融資對接活動5場次,為56家企業授信8.16億元。市商務局指導市外商投資企業協會舉辦外資企業融資對接會,宣講“研發貸”“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科創企業跨境投融資便利化”等信貸產品,為科技型外資企業拓寬融資渠道、提供融資解決方案。
(二)提高金融服務效率。人行河源市分行指導相關金融機構在蝴蝶嶺工業園區成立了首支包含股權投資機構、銀行機構、擔保機構、保險機構、金融租賃機構在內的“股貸擔保租”聯動服務隊,解決企業融資訴求。河源金融監管分局持續引導金融機構主動作為,精準對接企業需求,著力提升金融產品適配性;鼓勵轄內金融機構搭建一站式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優質、高效服務。
(三)完善信貸支持機制。河源金融監管分局指導銀行機構與相關部門加強協調溝通,充分運用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著力解決廣大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的問題。中行河源分行與市科技局探索建立聯合科技信貸風險準備金機制,今年以來累計為14戶企業發放貸款7690萬元。建行與省農擔公司、粵財擔保集團建立合作關系,幫助141家中小微企業獲得貸款合計1.61億元。市財政局聯合工信等部門設立新一輪河源市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補償金,目前設定規模1億元,已發放貸款1000萬;聯同小額貸款保證保險資金、聯合科技信貸風險準備金、融資專項資金以及中小微企業政策性融資擔保資金等系列政策打出融資服務“組合拳”,截至2024年12月底,科技信貸風險準備金累計為103家企業提供214筆貸款,累計貸款總額10.82億元。
下一步,我們將聚焦產業要素保障、園區投資環境、政務服務提升等方面持續優化,解決企業反映的突出問題,打好營商環境提升攻堅戰,加快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感謝你們的建議,希望你們多關注、支持我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給我們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
河源市發展和改革局
2025年7月23日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