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大外貿企業信用認證培育力度,提高企業通關便利化
一是加大河源市外貿企業信用認證培育力度,運用關企合作平臺、召開宣講會、上門送教等方式廣泛開展政策宣傳,進一步提高企業規范守法經營意識,增強企業對認證制度的認知度、認可度和參與積極性,短期內將河源市外貿認證企業的比例提升到全國海關前列水平;二是對目前河源市加工貿易進出口額超3000萬美元的一般信用加工貿易企業年內將全部培育為認證企業,享受國內外海關對高信用企業的便利措施。
二、支持建設鐵路貨運口岸,發展多式聯運新模式
一是支持河源市提出在鐵路場站設立海關辦事機構和建立通關配套設施及服務功能的需求,為機構設置和監管場所建設提供業務指導,針對監管場所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積極聯系有關部門給予協助和解決;二是支持河源市推進“無水港”建設,借鑒東莞石龍火車貨運口岸先進經驗,與河源市有關部門共同開展鐵路“無水港”建設及多式聯運監管的研究;三是結合海關總署推進多式聯運監管模式、轉關無紙化等項目部署,充分運用通關一體化、轉關、艙單分撥分流等現有手段,為鐵路口岸“無水港”量身打造海關監管措施。
三、支持跨境電商場所建設,力促跨境電商業務新發展
一是根據跨境電子商務直購進口監管場所建設標準指導有關企業完成直購進口監管場所的建設與改造,如期完成驗收;二是根據企業的進度,優先將查驗分揀線的對接口文檔提供場所經營企業,并協助安排技術人員完成系統對接、軟件安裝與測試;三是加強規劃指導,促進企業守法經營,計劃4月份組織業務、技術人員赴河源海關對海關監管人員及經營企業進行業務培訓,力爭河源市跨境電商業務5月份如期試運行。
四、加強市場采購政策研究,推動旅游購物向市場采購轉型
一是在河源市尚不具備國家批準的市場采購貿易試點實施范圍的情況下,配合河源市進一步加強對市場采購新興貿易業態政策研究,及時與廣東省、廣州市商務部門進行溝通,向國家相關部委爭取市場采購試點范圍資格;二是支持河源市相關企業以獨立法人身份在花都區進行工商注冊,在花都皮革皮具市場開展市場采購業務,廣州海關做好業務指導,提供便捷的通關與服務;三是多角度多模式進行市場采購貿易方式政策宣講,及時宣傳海關在開展市場采購方面的創新舉措和最新工作動態,為旅游購物向市場采購轉型打下堅實基礎。
五、支持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和場所建設,促進保稅物流發展
一是全力支持河源市申建綜合保稅區。主動配合市政府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專家對河源市設立綜合保稅區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擬設區的位置、范圍、入區項目等進行充分的調研論證,認真做好政策宣傳和指導工作;二是支持關區現有保稅倉庫做大做強,引導更多企業利用保稅倉進行倉儲,擴大保稅倉的輻射面;三是提前介入、主動指導河源市第一家出口監管倉、源城區物流園區保稅監管場所建設,促使兩個項目盡快運營,同時加強規范指導,促進河源市保稅物流健康快速發展。
六、無縫對接海關管理與企業經營,推進加工貿易管理模式改革
一是在企業守法自律的基礎上,建立與企業生產實際相適應的單耗自核模式,著力解決目前單耗管理難點問題,打通核銷這一加工貿易瓶頸環節。允許企業在成品出口前自核加工成品的單耗向海關自主申報,將海關單耗管理由事前審核為主轉向事后核查為主;二是對符合條件的加工貿易企業,優先在河源市探索實施“自主備案、自主核報、自主繳稅”監管模式,引導企業自覺規范進出口經營行為,以更加靈活的方式提高企業經營效率。
七、服務企業個性化需求,支持新興業態創新發展
一是對現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工貿易企業,允許采用主料工作法,實施“電子底帳+企業自核”監管模式,方便企業內部各類料件的整合使用,提高企業生產經營效率;二是支持企業開展高技術含量、涉及高端裝備的保稅維修業務,延長產業鏈;三是支持企業采用保稅方式開展出境加工業務,推動企業“走出去”開展國際產能合作。
八、深入落實簡政放權,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一是繼續落實簡政放權,不斷優化海關作業流程,簡化海關作業手續,以簡政放權激發市場活力,提高企業競爭力;二是在實現“互聯網+”改革全覆蓋加工貿易主要業務環節的基礎上,優先在河源市試點拓展至保稅物流和加工貿易廢料內銷網上拍賣業務,實現企業無紙申報、在線辦理、線上查詢和交流互動;三是支持企業利用知名展覽會以及電子商務平臺等內銷渠道積極拓展內銷市場。
九、支持承接產業轉移,為產業轉型升級營造良好環境
一是結合河源市“南融計劃”,大力推動河源市承接珠三角等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項目,特別是對“中興通訊”、“模具產業城”等地方重點項目,提前介入、主動對接,指定專人做好跟蹤服務;二是對企業轉移中重點關注的減免稅設備管理、保稅料件結轉、設備監管期限、企業信用等級適用等問題實施“一企一策”、“一行一策”,確保項目順利落地、平穩運作。
十、建立部門聯系配合機制,協調跨關區事務工作
一是支持河源市承接產業轉移項目,加強與轉出地海關的聯系配合,及時解決產業轉移過程中涉及海關事務的問題;二是重點研究解決報關單跨關區結關問題。針對企業報關單跨關區協調結關時間較長的問題,由廣州海關協調深圳海關共同研究建立跨直屬關區報關單結關管理及聯系配合機制,加快報關單結關速度。
信息來源:商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