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制造業質量變革創新,做優做強制造業,是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近日,市政府進一步完善質量強市工作建設工作協調機制,市市場監管局堅決擔起質量強市的牽頭責任,堅持高質量發展理念,開展質量提升行動,聚焦“六個突出、六個強化”,持續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是突出統籌協調,強化機制建設。優化考核機制,加強對實施質量強市戰略的統籌協調,完善質量強市建設工作協調機制,成員單位由之前23個部門增加至32個部門,會同有關成員單位廣泛開展《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學習宣傳活動,大力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特別是在推動企業轉型升級上持續發力。
二是突出重點產品,強化整治提升。圍繞我市電子信息產業、水經濟、先進材料、機械與模具等重點制造業產業,聚焦產業聚集區,建立健全重點產品企業質量檔案,集中解決一批制約我市區域產業集群產品質量提升的“共性”問題、突出問題和阻礙企業健康發展的根源性問題,全面夯實我市制造業當家質量基礎。以明確企業質量責任人、幫助企業建立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切實提升產品質量為目標,進一步落實“五個一次”行政指導和技術幫扶措施,開展質量專項整治提升行動。
三是突出品牌建設,強化發展活力。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加強政府質量獎企業培育以及質量品牌提升示范區建設,以質量品牌提升釋放市場主體活力,增強產業鏈韌性,促進產業升級和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以質量創新為引領的現代產業體系,開展河源市企業首席質量官質量變革創新實踐典型案例征集評選活動等。目前全市擁有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4個、馳名商標1件、政府質量獎5個、“圳品”品牌稱號16個。
四是突出需求導向,強化質量供給。緊盯產品質量,確保制造業合格率穩定在92%以上。加強對工業產品、食品、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監測,構建以風險監測和安全評估為基礎、分類監管和信用監管為手段、數字監管和智慧監管為支撐的現代質量監管體系,切實讓群眾買得放心、吃得放心、用得放心。緊盯工程質量,確保工程監督率和質量驗收合格率均達到100%。緊盯服務質量,大力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價值鏈高端轉變,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高品質提升。
五是突出技術服務,強化基礎設施。綜合運用標準、計量、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質量基礎設施要素資源,在檢驗檢測、計量校準、專家診脈、質量分析、技術咨詢、人員培訓等方面提供技術幫扶服務,充分發揮國家通訊終端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省質量監督加工食品(飲用水)檢驗站、省新型顯示器件產業計量檢測中心等高水平檢驗檢測公共服務平臺的“一站式”服務優勢,開展質量技術幫扶“提質強企”活動,全力服務我市打造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百億級食品飲料及水產業、百億級先進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
六是突出社會共治,強化全民行動。以全國“質量月”等活動為載體,深入開展全民質量行動,動員各行業、各地區及廣大企業全面加強質量管理,全方位推動質量升級。支持群團組織、一線班組開展質量改進、質量創新、勞動技能競賽等群眾性質量活動。發揮行業協會商會、學會及消費者組織等的橋梁紐帶作用,開展標準制定、品牌建設、質量管理等技術服務,推進行業質量誠信自律,弘揚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政府重視質量、企業追求質量、社會崇尚質量、人人關心質量的良好氛圍。
(市市場監管局質量科 陳文華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