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備健身房、書吧、餐廳等公共設施,不定期舉辦社群活動;交通便利,距離龍潭村公交車站50米,距離赤崗地鐵站1.5公里;采用科技化管理手段,安全設施完善,配置入戶門禁,AI(人工智能)人臉識別,24小時監控……
利用村集體閑置資產建設的龍湖冠寓廣州獵德大橋店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位于廣州市海珠區新安后街,主要面向新市民、青年人。自2020年5月開始出租后,常年保持95%以上的出租率。
廣東省將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解決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難問題作為“十四五”時期住房建設的重點任務,讓這樣既能滿足年輕人的生活需要又能滿足社交和功能性需求且低租金、小戶型的保障性租賃住房數量逐漸增多。
科學確定發展目標 部門聯動形成合力
指導省內人口凈流入的大城市重點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按照“2020年城區總人口(含城區人口和暫住人口)大于100萬、人口凈流入且2020年較2015年城區暫住人口增長較多、城市房價增長幅度較大、商品住房庫存去化周期在12個月以下”這4個指標進行篩選,確定廣州、深圳等10個城市作為全省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重點城市。要求10個城市根據常住人口規模、人口流入分布、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和交通等條件,結合城市軌道交通站點和城市建設重點片區等情況,科學布局房源,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省內其他城市因地制宜,結合產業發展和重大項目落地等,通過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問題,促進職住平衡。
科學確定“十四五”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目標。組織10個重點城市通過問卷調查等方式,開展“十四五”期間保障性租賃住房需求摸底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再結合租賃住房供給現狀、每年常住人口新增情況等,綜合測算“十四五”保障性租賃住房需求規模。在此基礎上,報經省政府審定通過后印發《關于保障性租賃住房“十四五”及三年專項行動計劃任務的通知》,明確“十四五”期間,全省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129.7萬套(間),約占新增住房供應總量的30%。
廣東省每年安排2億元省級財政資金支持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并按照下達到省的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資金額度給予1︰1省級配套資金,重點支持新建、新改造保障性租賃住房,引導形成新增供應。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聯合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印發《關于做好住房租賃相關信息傳遞工作的通知》,明確享受稅收優惠項目相關信息傳遞數據標準,建立省級、地市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與稅務部門的涉稅信息共享機制。摸底挖掘全省高校、衛生系統、國有企業存量土地和房屋資源,推動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落地建設。組織金融機構參加全省保障性租賃住房工作會議,建立省級、各城市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與金融機構的對接機制。
出臺省級實施意見 著力完善政策措施
經省政府同意,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實施意見》,明確了本省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對象標準、重點城市、目標制定、監督管理等基礎制度,重點強化落實了土地支持、流程簡化、資金保障、稅費優惠、執行民用水電氣價格及金融支持等政策,通過引導國企參與、培育優質企業、租金定價來規范培育市場,并在組織領導、督促檢查、示范激勵及宣傳引導提出了保障措施。
明確保障性租賃住房面向符合條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以建筑面積不超過70平方米的小戶型為主,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質市場租賃住房租金。廣州、深圳、東莞等市分類設置準入條件,面向社會出租的房源一般要求承租者本地無房;產業園區配建的房源面向本園區企業職工,一般不設準入要求;企事業單位建設房源則重點面向本單位無房職工,特別是新入職員工、青年人出租。在租金價格上,各市均明確保障性租賃住房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質市場租賃住房租金,佛山、珠海、中山等市進一步明確保障性租賃住房租金低于周邊市場租金5%~15%。
印發《廣東省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認定書參考模版》,指導城市盡快明確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認定的申請條件、提交材料、工作流程等,要求從項目申請至認定要在30個工作日內完成,加快推進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認定書發放工作,為建設運營單位辦理立項、規劃、消防等手續,落實稅費、民用水電氣價格、享受金融支持等提供依據。
研究制定《廣東省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情況監測評價辦法》,細化設定36項評價指標體系,重點圍繞科學確定發展目標、落實支持政策、建立工作機制、嚴格監督管理、取得工作成效等方面,明確城市人民政府自評流程、材料要求、時間節點等細節,引導各地規范發展。年度監測評價結果納入《廣東省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評價體系》,作為省級人民政府對城市人民政府綜合考核核心指標。
引導多元主體投資 拓寬多種渠道供給
利用存量非居住土地,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900套(間),重點解決廣州無住房的新來粵創業就業青年、在粵就業高校畢業生的住房問題;珠海市惠景智匯新寓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建設住房1454套(間),面向高新區內的青年職工供應;面向附近健康產業城青年人才、大專院校教師及畢業生、空港經濟區工作人員的廣州市長腰嶺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667套(間)住房,以30平方米左右單間為主,配備家私家電可拎包入住;深圳市通過新供應用地,建設6378套(間)保障性租賃住房,租金為同區域同類型市場商品住房評估租金的60%左右……
廣東省重點挖掘企事業單位自有閑置土地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制定《關于鼓勵和支持省屬企事業單位利用存量非居住用地和房屋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意見》,引導和支持機關、企事業單位利用存量非居住用地和房屋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市、區一級參照執行。重點利用產業園區配套用地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引導城市利用產業園區配套用地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支持將配套用地面積占比由7%提高到15%,建筑面積用地占比相應提高,主要建設宿舍型保障性租賃住房,解決園區青年人居住問題,促進職住平衡。支持利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組織各類市場主體參與的推介會,搭建村集體、企事業單位與市場主體、金融機構的對接平臺,促進項目落地。支持利用非居住存量房屋改建。引導城市主要以中心城區閑置商業、辦公、工業物業等房源為改造目標,支持市場主體獲取租賃權并裝修改造,提高品質標準,面向市場出租。適當利用新供應國有建設用地建設。
此外,廣州、深圳、佛山等城市還通過在新建普通商品住房項目中配建一定比例的保障性租賃住房,在軌道車輛段和停車場、公交場站等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配套設施綜合開發建設一定比例的保障性租賃住房等方式,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
來源:《中國建設新聞網》作者:包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