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節氣映非遺·匠心傳古韻”賦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啟動儀式在河源市龍川縣舉辦,以節氣為媒,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在新時代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百千萬工程”貢獻文化力量。
近年來,龍川縣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工作,在傳承和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目前,龍川縣已擁有4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龍川貓頭獅、馬燈舞、龍川雜技、龍川手擎木偶戲),22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涵蓋了傳統技藝、傳統舞蹈、傳統戲曲、民俗等多個領域,成為龍川縣文化的亮麗名片。
在本次活動的戶外展示區,龍川貓頭獅、馬燈舞、龍川雜技、龍川手擎木偶戲四項非遺項目表演在輪番進行。觀眾們紛紛來到現場,被現場熱鬧的氛圍所吸引,掌聲和喝彩聲接連不斷。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表演者們用自己的精湛技藝和熱情演繹,展現了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本次活動通過現場展示、手工操作、現場展演的融合,成功搭建非遺傳播平臺,既讓參與者體驗非遺魅力、增強文化認同,也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 “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 賦能,探索文化助力鄉村振興的路徑。接下來,龍川縣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將延續創新活動形式,擴大覆蓋范圍,讓非遺在鄉村高質量發展中釋放更大文化效能,推動傳統文化傳承與時代發展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