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至11日,由河源市槎江書院、市圖書館主辦的槎江大講堂系列活動,邀請到曾任中國外交官,現專注于幻想小說的創作,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吳詩凡老師,帶著他歷時六年創作打磨的長篇小說《龍與機器人》來到河源,與源城區城南小學、東源縣第四小學、廣師大河源高新區實驗學校、河源廣賦創新學校、華師大附屬河源江東新區星河學校、源城區康寧路小學的學子開展以“當AI遇上中國神話”為主題的文學講座,引領孩子們進入充滿奇幻色彩的世界,感受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結合的魅力,近1200名讀者參與活動。
活動伊始,吳詩凡老師分享了自己從一位走遍天下的外交官轉變為幻想文學作家的心路歷程,激發了孩子們對文學創作的濃厚興趣。吳詩凡老師表示,他熱愛文學,喜歡幻想,勇于冒險,這些元素共同構成了他筆下豐富多彩的故事世界。
其次,吳詩凡老師從文學創作、傳統文化、AI科技三個方面為大家做了精彩的分享,介紹了《龍與機器人》這本書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及鮮活靈動的人物形象,有趣的故事吸引同學們積極拓展思維,深入思考。與孩子們共同探討科技與人文、傳統與現代的關系,不僅豐富了孩子們想象力,還傳播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互動交流環節,吳詩凡老師鼓勵孩子們發揮想象力,散發思維,紛紛舉手參與互動,爭先恐后地想要分享自己創作的故事情節,現場氣氛特別活躍。吳詩凡老師對于孩子們的創作熱情給予了高度評價,并分享了自己在創作中的一些心得。向孩子們深入剖析了如何通過精心設置懸念、巧妙制造沖突以及合理安排轉折等高超技巧,來精心構建故事的敘事曲線。
活動不僅引發孩子們對科技發展方向的人文精神的思考,更是一次心靈與想象的碰撞,拉近了孩子們與文學作家之間的距離,把勇于大膽創作的種子播撒在孩子們的心中,進一步提升了閱讀與創作的興趣。
此次槎江大講堂系列活動,除了在市圖書館內開展以外,還將高質量的閱讀資源延伸到縣、區及農民工子女學校,提升了閱讀服務的均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