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年的序曲已悄然奏響,為深入貫徹落實《廣東省“十四五”教育發展規劃》及河源市“鄉村振興·教育先行”有關部署,充分體現慈善力量在第三次分配中的重要作用,切實幫助低保家庭子女及孤兒解決上學難問題,8月29日,在河源市民政局精心指導下,河源市慈善會舉辦2025年“河美民政·慈善資助困難家庭大學新生”活動在市民政局七樓會議室舉行。市政府副市長黃子睿,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曾利,市民政局領導班子成員和各科室單位負責人,各縣區民政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市慈善會相關人員以及各縣區12名受助學生代表參加活動。
活動現場暖意融融,氣氛熱烈,市政府副市長黃子睿、市民政局領導班子及科室負責人、各縣區民政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市慈善會相關人員以及受助學生等齊聚一堂,共同見證愛心的傳遞與希望的啟航。黃子睿代表市人民政府,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我市慈善事業和民生保障工作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向精心組織本次活動的市民政局、市慈善會以及各相關單位的同志們致以誠摯的問候!特別要向通過勤奮學習、金榜題名的同學們,表示最熱烈的祝賀!
黃子睿表示,這次慈善助學活動,是市委、市政府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具體體現,是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舉措,更是傳遞城市溫度、促進社會和諧的實際行動。它充分彰顯了我們“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工作理念,展現了社會各界樂善好施、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隨后,黃子睿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即將步入大學校門的學子們頒發助學金并寄予希望:一要堅定理想信念,做志存高遠的追夢者。要樹立遠大抱負,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中,矢志不渝,不懈奮斗。二要珍惜寶貴時光,做勤學善思的求知者。要抓住大學階段的黃金時期,如饑似渴地學習知識,掌握本領,拓寬視野,增長才干,為未來打下堅實基礎。三要錘煉高尚品格,做感恩回饋的踐行者。要常懷感恩之心,銘記今天收到的這份關愛,將來以實際行動回報社會、服務人民,將愛心接力棒傳遞下去。
黃子睿要求,全市各級各部門,特別是民政系統和慈善組織,要深刻認識做好民生保障和慈善工作的極端重要性。一要持續健全幫扶機制,進一步拓寬籌資渠道,完善助學流程,確保資助精準、高效、溫暖。二要織密扎牢民生保障網,聚焦困難群眾的需求,主動發現、精準施策,切實兜住、兜準、兜牢民生底線。三要大力弘揚慈善文化,廣泛動員社會力量,持續推進慈善文化“進機關、進企業、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活動,營造人人關心、支持、參與慈善事業的濃厚氛圍,讓城市更有溫度、更具溫情。
此次活動經8月初摸底、縣區民政局初審及市慈善會復核審定,全市共有95名新生符合條件,其中龍川縣29名、和平縣與連平縣各20名、東源縣13名、源城區5名、紫金縣與江東新區各4名。市慈善會秉持“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理念與“兜底保障、應助盡助”原則,為每名符合條件的新生提供2000元助學金,緩解入學經濟壓力。據統計,此次助學資金約19萬元,均為社會各界愛心企業與人士捐贈,承載著社會愛心與期待。
學生代表們表示:我會銘記這份幫助,珍惜大學時光,努力學習,成長成才,以后將繼續懷著感恩之心,砥礪前行,以實際行動回報社會,不辜負黨和政府的期望與支持。
市民政局表示,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總結經驗、拓寬籌資渠道、完善幫扶流程,探索多元精準助學模式。同時錨定“兜牢兜準民生底線”目標,進一步健全民政部門與慈善組織協作機制,動員更多社會力量參與慈善,讓慈善之光惠及更多學子,確保無一名學生因經濟困難失學,持續增強困難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期間,市民政局還將帶領同學們參加多彩暑期課堂活動,準備了一些小游戲并安排了社工督導和同學們聊天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