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注定是不平凡日子,黃叔(化名)將一面“辦利民之事,關愛民之心”字樣的錦旗鄭重地贈予社工站,表達了對我們工作的高度認可。
思緒被拉回到2023年5月的一天,黃叔走進仙塘鎮便民服務中心,來到民政窗口,身軀佝僂,滿臉疲憊,小心翼翼問道:“聽人說,家里有人得重病,民政有救助,請問是有相關的政策嗎?”我們熱情接待了黃叔,詳細地詢問了黃叔的家庭情況。原來,黃叔今年57歲,長期在家照顧妻子。妻子患惡性腫瘤,需要不定期住院化療,兒子無固定工作,兒媳進廠打工收入不高,孫子在讀幼兒園。一個女兒已嫁外地,在外務工,較少回家。
我們查看了黃叔帶來的住院治療發票和特殊門診發票,結合黃叔的家庭情況,初步評估核算,黃叔家符合最低生活保障低保邊緣家庭條件,黃叔的妻子可申請單人低保,既可提升妻子后續化療費用報銷比例,亦可緩解家庭目前的經濟困境。在納入民政救助對象后可繼續為黃叔的妻子申請醫療救助和臨時救助。黃叔聽了我們的政策講解后,頻頻點頭表示理解,同時解開了心中的疑惑,他激動地說:“原來不僅有救助,還可以申請低保,民政政策不僅可以救助我這個困難的家庭,還可以保障我們的基本生活,真的太好了!”次日,我們按照申請低保邊緣家庭和單人低保的工作流程,對黃叔家進行核查,讓黃叔準備相關資料,對家庭狀況進行信息化核對。
很快協助黃叔申請低保邊緣家庭和妻子的單人低保。接著我們電話通知他:“黃叔,您先到東源縣民政局打低保證和低邊證,再拿阿姨的住院和特殊門診發票、住院記錄和疾病診斷記錄來仙塘鎮便民服務中心民政窗口,還是找我們,我們給阿姨申請醫療救助和臨時救助,千萬要帶齊資料,您住的比較偏遠,來一趟辦事不容易,您給我重復一下,要帶什么資料……”這一次,黃叔是帶著笑容而來:“真是感謝你們啊,現在我老婆住院花費比以前少了很多,減輕了家庭負擔,起碼有希望了。”我們按照程序收取相關資料,并與黃叔溝通:“患重病的家庭不容易,您長期照顧阿姨更不容易,要對生活有信心,現在黨的政策越來越好,您要相信黨,相信政府,心態要好,這樣阿姨也會被您感染的,身體也會越來越好的。”
由于黃叔的妻子經常要去醫院化療,我們也常提醒黃叔,要將住院的相關資料保管好,達到一定的自費金額要及時到窗口申請臨時救助。2024年底,我們查看黃叔家的服務記錄,發現黃叔家有將近半年沒到窗口辦理救助業務,便打電話聯系黃叔:“黃叔,最近阿姨身體還好嗎?”黃叔回答道:“還是一樣,常去醫院化療,現在她報銷比例挺大的,治療有了保障。”我們再問:“常去醫院化療,那肯定會產生醫療費用,怎么您近半年都沒來窗口辦理臨時啊?”他愣了一下:“我還真忘了,都不知道有半年了。多謝提醒,我這兩天抽空去窗口辦理。”黃叔在填寫好臨時救助申請表后,不停說著:“幸好你們打電話來提醒我,不然這些醫療費用就無法申請救助了,有了黨和政府的關心,不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在精神上,都減輕了我們的負擔,現在我們國家啊,是越來越好了。”
2025年,也是5月,黃叔的妻子離世了。黃叔來到仙塘鎮便民服務中心辦理領取一次性死亡待遇。我們了解到情況后,對黃叔進行安慰和情緒疏導,并詢問火化地點,看看是否符合異地火化救助政策。在溝通中,了解到阿姨在離世前,多次住院,自費金額很高,黃叔不知道死亡人員還能申請臨時救助。黃叔口述自費金額很高但這次沒有帶相關的單據,我們通過國家醫療保障信息平臺,查詢到在2025年3月到5月期間,住院及特定門診發票自費金額有一萬多元。我們將情況反饋給縣民政局,最后同時為其辦理了異地火化和臨時救助業務。沒多久,黃叔的女兒電話咨詢,因公司請喪假需要親屬證明,問我們這邊能不能開親屬證明。其本人在外地,目前不在河源,于是我們幫其聯系村委幫忙開證明,并將掃描件發給她,幫助其順利請到喪假。
我們只是盡心盡責做了分內事,黃叔卻記掛在心上,將錦旗和家里摘的龍眼一起送到窗口,用最淳樸的方式表達感激之情。黃叔笑著對我們說:“非常感謝你們長期對我家的關心和幫助,你們值得!”
我們回頭查看工作記錄,2023年5月16日起至2025年5月6日,社工站盡心盡力地協助黃叔家庭辦理相關事務,不僅申請了農村單人低保、低保邊緣家庭、醫療救助、異地火化等6項政策支持,還提供了多達25次的跟進服務。作為窗口工作人員,不管群眾來辦理哪個業務,都要保持著一顆熱忱的心,耐心地傾聽群眾的心聲,主動為群眾服務。作為“雙百”社工,要積極宣傳和落實民政政策,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接下來我們會將這份認可化作動力,在工作中繼續秉持初心,再接再厲,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專業的服務,做好黨和政府的好幫手,群眾的貼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