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扎實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進一步厚植連平綠色底蘊,助力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美連平,3月18日,省人大農村農業委、省生態環境廳、深圳市南山區政府、河源市生態環境局等多家單位攜手合作,在河源市連平縣共同啟動首次以綜合幫扶為名的“我為全運種棵樹、共建綠美廣東”綜合幫扶林植樹行動。
在植樹現場,一派熱情洋溢的植樹活動正在進行中。陽光灑滿大地,人們紛紛拿起鐵鍬、樹苗,投入到植樹造林的熱潮中。參與者們或揮鍬挖坑,或細心扶苗,或忙著運送樹苗,每個步驟都有條不紊,井然有序。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棵棵樹苗被穩穩地栽種在土地里,為這片沃土再添新綠,讓大地煥發出更加蓬勃的生機與活力。此外,在種植區域,參與者們還共同種下了郁郁蔥蔥、枝繁葉茂的大榕樹,為“綜合幫扶林”增添了一抹獨特的綠意。
▲井然有序的植樹現場。
據悉,近年來,在省人大常委會的牽頭指導下,省生態環境廳和各幫扶單位一道,將連平縣作為重點幫扶對象,構建起“上下聯動、橫向協同、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力量聚合”的綜合幫扶工作體系,開展了一系列扎實有效的幫扶工作。支持連平縣開展美麗縣城建設,推動新豐江水質保護,打造“無廢”縣鎮村,開發林業碳匯碳普惠項目,創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協助引進一批綠色低碳產業項目,建成河源市首個“資源驛站”,并廣泛動員募資捐款,推動上坪大橋重建通車。此外,“1+N+X”綜合幫扶工作機制也成功入選“全省基層推進“百千萬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
▲植樹現場大家共同栽種大榕樹。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周國英表示,作為綜合幫扶牽頭單位,將攜手各幫扶單位,持續以更高水平、更高質量、更大力度狠抓幫扶工作,重點聚焦產業幫扶、環境提升、基層服務三大任務,深入實施精準幫扶、科學幫扶、有效幫扶,助力連平“百千萬工程”盡早實現“三年初見成效”。
植樹活動,既是幫扶情誼的傳承延續,也是踏上新征程的起點。連平縣委副書記、縣長黃罡星表示,自綜合幫扶工作開展以來,各幫扶單位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深入參與連平的“百千萬工程”,在典型鎮村建設、新型城鎮化、產業發展等多個方面精準發力,不僅為連平引入項目、籌集資金,還送來政策支持。連平縣將以此為契機,以“生態”賦“生機”,做到“種一棵樹、美一片景”,全力將其打造成為“燈舞鄉韻”鄉村振興示范帶的一個重要節點,讓每一棵樹苗都成為鄉村振興的“綠色引擎”。
據介紹,其中“燈舞鄉韻”鄉村振興示范帶是當前連平正全力打造兩條連線成片的鄉村振興示范帶之一,該示范帶起于三角鎮向陽村,止于忠信收費站,總長約14公里,主要以發展花生產業和高端水產養殖業為核心,串聯2個典型鎮7個典型村等多個節點,推動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發展,實現一、二、三產深度融合,進而達成產業興旺、群眾增收致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