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民〔2025〕30號
各縣(區)民政局、江東新區社會事務局:
為認真落實2025年省市“十件民生實事”目標任務,切實保障特困人員合法權益,根據《河源市人民政府關于調整我市最低工資標準的通知》(河府函〔2025〕40號)和《廣東省民政廳關于調整特困人員照料護理標準的通知》(粵民函〔2025〕29號)要求,現就做好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調整工作相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提高照料護理標準
對全市特困人員照料護理標準進行調整,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的照料護理標準為:全自理分散供養特困人員每人每月71元,半自理(半失能)分散供養特困人員每人每月564元,全護理(失能)分散供養特困人員每人每月1050元;集中供養特困人員的照料護理標準為:全自理集中供養特困人員每人每月88元,半自理(半失能)集中供養特困人員每人每月700元,全護理(失能)集中供養特困人員每人每月1750元。
二、加強救助資金保障
提高特困人員照料護理標準所需資金由各縣(區)財政按照原資金籌措渠道解決。各縣(區)民政部門要確保按時足額發放特困人員照料護理資金,保障特困人員的基本權益。集中供養特困人員的照料護理費,于每月20日前直接撥付到集中供養服務機構,統一用于集中供養服務機構照料護理開支;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的照料護理費,于每月20日前通過銀行直接撥付到簽訂委托照料護理服務協議的機構或委托照料護理的人員賬戶(原則上通過社會保障卡發放)。各縣(區)可在特困人員自愿選擇的基礎上探索統籌使用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照料護理費,通過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第三方等方式為分散供養特困人員提供照料護理。
三、提升照料護理服務
各縣(區)民政部門要充分做好特困人員護理制度宣傳工作,引導全社會更加關心、關愛特困人員。要指導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每年與照料護理人簽訂一次照料護理協議,監督照料護理人履行好助餐、助浴、助潔、助醫等職責。要建立健全以特困人員滿意度調查、鄰里評價、第三方評估等為主要方式的委托照料護理服務年度考核評價機制及考核評價激勵和懲戒機制,每年對照料護理人開展評價考核。對于無法落實照料護理職責或者考核評價不合格的,要及時解除委托照料護理協議。
本通知自印發之日起實施,有效期5年。各縣(區)對2025年3月1日我市實行新的最低工資標準后至本通知實施前增加的特困人員照料護理費予以補發。原《河源市民政局關于提高特困人員照料護理標準的通知》(河民〔2022〕42號)即行廢止。
河源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