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超過90%、各類招聘會推動實現就業1萬多人、發放各類就業創業補貼約1.24億元惠及42632人次、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任務完成率達110.3%……
近年來,河源市堅持把就業工作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政策,特別是今年以來大力實施“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以聚焦企業用工、勞務品牌、技能人才、返鄉創業為抓手,通過積極打好“政策保障+拓寬渠道+優化服務”組合拳,全方位、多維度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聚焦企業用工
產業發展帶動就業增長
當前,河源市正依托得天獨厚的水資源做好河源“水文章”,全力打造百億級水飲料及食品產業集群,高標準規劃建設水經濟產業園。河源市食品飲料及水經濟產業園位于深河產業城A區,現已引進農夫山泉、華潤怡寶、娃哈哈、今麥郎、白象食品、紫泉飲料、正能量等知名水飲料及食品產業企業15家。
產業連著就業,穩定產業是穩定增收的重要支撐。企業入駐河源市食品飲料及水經濟產業園之后,相應也產生了大量用工需求。“周邊企業一直在招人。”去年以來,通過參加人社部門舉辦的招聘會、線上發布公告等渠道,華潤怡寶(河源)萬綠湖飲料有限公司(下稱:怡寶)已招聘130名技術員,其中本地人占70%以上,平均工資約6000元。“相關部門也在幫我們想辦法,用工缺口也越來越小。”怡寶人事行政負責人何小慧說。
落戶在河源國家高新區的喬豐科技實業(河源)有限公司(下稱:喬豐)也是用工需求大廠,主要從事塑膠模具和塑膠配件的設計、研發和生產。截至今年5月,喬豐用工規模達400人,企業訂單充足,預計2026年用工規模需求將增加至1800人。
“用工問題不大,我們有固定的人才輸送供應鏈。”喬豐副總經理何海林介紹,該公司采取冠名班、訂單班等現代學徒制合作模式深化產教融合,與河源職業技術學院、河源技師學院以產業需求為導向共同培養專業技能人才。“在這種校企合作模式的加持下,現在用工穩定得多。”何海林說。
近年來,河源市常態化開展“春風行動”“職引未來”等系列穩就業促發展招聘活動,重點加強工業園區企業的用工服務,廣泛收集適合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崗位信息,推動實現促進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和企業穩產達產所需用工的“雙贏”局面。
聚焦勞務品牌
家政服務激發就業活力
勞務品牌已經成為就業“新引擎”,為實現更高質量充分就業提供了強大助力。
在河源,“愛家一百家政服務員”勞務品牌正在悄然崛起,該品牌創建單位——河源市愛家一百家政服務有限公司(下稱:愛家一百)系省級“南粵家政”四星級服務企業。截至目前,愛家一百已累計帶動從事家政服務行業人員超1萬人次。
“不僅促進就業,更要共同創業。”愛家一百創始人吳立德介紹,該公司采取“知識+技能”“模擬真實場景”“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開展理論與實踐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相結合的系統化培訓,對家政創業從業人員進行專業化、系統化的培訓,根據畢業學員人力、資源、行業特性等量身定制服務項目和創業就業計劃,并提供一站式扶持陪跑和整體解決方案。近五年來,該公司每年均培養出10名以上年百萬業績的家政企業創業者。
河源市圍繞鄉村振興和產業高質量發展,引導各縣區結合當地資源稟賦、文化特色、產業基礎、特色勞務等優勢開展勞務品牌培育,促進高質量勞務輸出和就業。經過多年培育,河源勞務品牌覆蓋面和影響力實現了由“點”到“面”的升華,初步建成了在全省有影響的富有河源特色的勞務品牌架構,主要分布在家政服務業、農產品加工、種植和養殖行業。這些勞務品牌與當地特色產業的深度融合,形成了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勞務標識,如“河源阿嫂”“槎城管家”“東源仙湖茶匠”“連平鷹嘴蜜桃種植工”等,其中“河源阿嫂”更是成為廣大勞動者異地就業的“金名片”和信譽名片。
聚焦技能人才
職業培訓拓寬就業渠道
職業技能培訓是全面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緩解技能人才短缺、提高就業質量的根本舉措。
近年來,河源市持續強化就業優先導向,深入實施“技能照亮前程”行動,不斷完善以行業企業為主體、培訓機構和職業學校(含技工院校)為基礎、政府推動與社會支持相結合的職業技能培訓組織實施體系,讓職業技能培訓真正成為群眾就業的“金鑰匙”。
“40%的學員留在河源工作,60%服務于大灣區。”河源市鯤鵬職業培訓學校(下稱鯤鵬)正是河源市推動職業技能培訓促就業的生動實踐。
校長王龍介紹,該校堅持“培訓以高質量就業”為導向,創新教學培訓方式方法,大力開展“技能照亮前程”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行動,以技能促就業,現有教職員工29人,專家4人,年培養輸送學員超2000人次,合作客戶涵蓋制造業、生活服務業等。去年,學校家政類培訓658人,推薦就業598人,就業率91%;美容師培訓108人,就業人數98人,就業率90.7%。
技能培訓為年輕人提供了更多擇業空間。“95后”謝文珍在去年3月份報名參加鯤鵬保潔師培訓班,并且享受了“先培訓后付費”政策。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她現在已經開始正式“接單”,月薪達7000元左右(含五險一金)。“選擇這份工作是想通過學一項技能,既能提高收入,又能兼顧家庭和照顧孩子。”謝文珍說。
據了解,去年全市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粵菜師傅培訓、南粵家政培訓、農村電商培訓的年度任務均超額完成,勞動者穩定就業和轉換崗位能力不斷增強,技能培訓賦能穩就業促增收取得積極成效。
聚焦返鄉創業
創業熱潮澎湃鄉村熱土
自主創業是就業的重要途徑,成功的創業案例是夢想的燈塔。鼓勵創業、帶動就業,更有利于培育就業新動能。
當創業熱潮遇上“百千萬工程”,便澎湃了一大片鄉村熱土。位于東源縣仙塘鎮紅光村的糖巢鄉村創客社區(下稱:糖巢社區),就是創業熱潮的實踐地。
“糖巢為年輕人返鄉創業提供了用武之地。”糖巢社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舉辦“夢啟糖巢”項目暨鄉村創客創業大賽、“春暉”系列鄉村創客培訓營等系列活動,糖巢社區吸引了首批百名鄉村青年創客,以及河源“客+”李記傳統美食、泰來月餅等知名商家入駐,為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注入強大引擎和新鮮活力。目前,糖巢社區已吸引首批注冊企業19家,入駐商戶5家,有意向入駐的創客近30名。
此外,糖巢社區與多家金融機構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的招商優惠政策,包括貸款額度最高可達1000萬元、貸款期限最長可達10年的“筑巢貸”;用于支持創客者研發創新發展新型項目、貸款額度最高可達30萬元、貸款期限最長可達10年的“創巢貸”;用于日常小額資金周轉、貸款額度最高可達30萬元、貸款期限最長可達10年的“糖果貸”;個人創業擔保貸款最高50萬元,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最高5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對符合條件的擔保貸款對象按政策給予財政貼息。
河源市將繼續鼓勵創業創新擴就業,落實完善創業擔保貸款和貼息政策,加大政策宣傳助力各類群體創業,持續實施重點群體創業推進行動;發揮創業孵化載體作用,激發創新創業基地、創業孵化基地等載體對重點創業群體的吸聚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