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省、市有關工作部署,市市場監管局結合工作實際,積極謀劃,精心組織,于今年6月份集中開展“安全生產月”“安全生產河源行”和“特種設備安全宣傳周”系列活動。
一、迅速行動,成立指導委員會。制定活動方案,成立活動指導委員會,加強組織領導、指導協調,通過宣傳活動促進執法行動和治理行動的有效開展,推動特種設備生產和使用企業安全生產責任落實,提高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質量,為河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安全環境。
二、推動責任落實,開展監督檢查。“安全生產月”活動期間,全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將加強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法定職責,對當前企業主體責任認知不足、落實不力和安全意識不強等突出問題加強檢查,推進企業由被動接受監管向主動加強管理轉變,推動安全風險管控、隱患排查治理由政府主導向企業自覺落實轉變。同時,以參與“安全宣傳咨詢日”活動、開展安全警示教育、開展特種設備應急救援演練和推送播放活動海報、宣傳片等形式,推動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
三、暢通舉報渠道,加強隱患排查。各級市場監管部門開展隱患排查整治活動,鼓勵廣大群眾特別是企業員工通過舉報投訴熱線、平臺舉報重大隱患和違法違規行為,進一步做好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集中治理工作,加大對燃氣相關特種設備、快開門式壓力容器、重大活動場所的電梯、旅游景區大型游樂設施(特別是使用年限屆滿的大型游樂設施)和客運索道、冶金行業吊運熔融金屬的起重機械、燃氣鋼瓶、移動式壓力容器充裝站的檢查力度和頻次,及時防范化解各類風險隱患。
四、宣傳安全知識,開展“進企業、進社區、進校園”活動。深入企業一線、走進社區,通過宣講安全警示教育課、發放宣傳單、張貼宣傳海報等形式,聚焦企業法定代表人和實際控制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落實,大力開展“特種設備企業主體責任推進年”活動,廣泛宣傳《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以及電梯、液化石油氣瓶、大型游樂設施使用等安全知識。同時,聯合教育部門開展特種設備安全“小手拉大手”“校園特種設備安全文化節”等活動,鼓勵學校師生閱讀一本電梯安全科普讀本。
(市市場監管局機電科吳耀卿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