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市場監管局開展農貿市場計量整治專項行動,強化計量器具監管,嚴厲打擊計量欺詐行為,解決“缺斤短兩”問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讓老百姓的“菜籃子”拎得更明白。
一是科學謀劃,制定方案。市市場監管局制定專項整治方案,各縣(區)市場監管局、市場監管所組成專業巡查隊伍,通過網格化管理方式,對農貿市場、海鮮售賣點等經營場所進行網格劃分,明確責任,責任落實到人,壓緊壓實各級監管責任。
二是突出重點,強化監管。聚焦群眾關切的“菜籃子”問題,以集貿市場水產行檔口、海鮮酒樓和海鮮個體門店等為重點,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國資委、源城區局突擊檢查了中心市場和古亭市場等海鮮檔口 4家、水產和青菜、水果等攤位12家,源城區市場監管局對轄區21個市場進行了全覆蓋檢查,公平秤正常在用,經營戶電子秤已全部檢定,暫未發現計量違法行為。
三是宣傳引導,規范秩序。由各縣區局組織鄉鎮市場監管所、市場管理方共同約談曾經被投訴過的攤位經營戶,并簽訂誠信計量承諾書。同時,持續加強宣傳引導,在市場顯著位置處設立宣傳警示牌,公示投訴舉報電話,提醒消費者防范“缺斤少兩”,鼓勵廣大群眾多使用公平秤,遇到缺斤少兩的情況當場舉報。
四是開展試點,提升治理。試點推進誠信計量監管新模式,構建市場管理方承諾“少一賠多”、“先行賠付”的民事賠付制度,從根本上促進市場公平交易,營造誠信、公平、和諧的消費環境。
據了解,本輪專項整治行動持續到今年11月底,市、縣、鎮三級市場監管部門將加大巡查暗訪頻次,持續打擊缺斤少兩違法行為,切實維護廣大群眾利益。
(市市場監管計量科 林敏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