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國資委監管企業的基本情況
近幾年來,隨著中央、省、市對國有企業改革力度的不斷加大,特別是中央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來,我委深入貫徹中央《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和省《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實施意見》《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全省國企出清重組“僵尸企業”促進國資結構優化的指導意見》等相關文件精神,實施了對廣東華怡集團等4家國有企業的改革,同時對市監理公司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截至2017年6月30日止,市國資委監管企業20家(包括參股企業1家、與江東新區共管企業1家、與高新區共管企業6家),這些企業多數為市政府的融資平臺企業,合計企業資產總額293.80億元,負債總額113.43億元,資產負債率38.61%。企業在崗人數2490人,其中,參股企業市粵運汽車運輸有限公司1797人。
二、上半年主要經濟運行及指標完成情況
從統計的數據來看,企業資產總量有所增加,經營利潤同比有所上升,但總體形勢仍不樂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企業資產負債率38.61%,比去年同期的39.30%下降了0.69%。二是實現營業收入1.635億元,比去年同期的1.640億元下降了0.30%。三是實現利潤-0.24億元,比去年同期的-0.54億元減虧了0.3億元,減虧的主要原因是市粵運汽車運輸有限公司比去年同期減虧了0.091億元、市高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比去年同期減虧了0.211億元、市大地集團公司比去年同期減虧了0.005億元、市國業稀土公司比去年同期減虧0.011億元。
2017年上半年累計融資6.72億元,其中市城投公司4.585億元、市大地集團公司0.055億元、市粵運0.356億元、江東新區投資公司0.426億元、鴻業建設投資公司1.3億元。
三、上半年重點工作和重點項目推進情況
(一)重點工作推進情況
1、國有資產安全和保值增值工作:2017年年度目標是企業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整體目標比上年增長3%,完成市屬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4105萬元。市屬國有企業上半年上繳國有資產收益為500萬元,由于有些國有資產收益需要到年終結算后才能得出最終結果,如市金葉公司在市煙草公司2016年股權分紅需要等待市煙草公司召開股東會議后才能確定,要跨年度才能到賬。因此,上半年上繳額度較少。市國資委將嚴格按國家和省、市有關政策法規,加強對國有資產監管,加強督促檢查,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2、市屬國有企業改革改制工作:一是推動出臺《河源市深化市屬國有企業改革總體實施方案》。目前該方案已經征求市直相關單位意見,并報送市經改小組審核(河國資委[2017]39號),待市經改小組審核通過后,由其報送市委改革辦審核;二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成4家市屬國有“僵尸企業”關停出清工作。目前已核實4家市屬國有“僵尸企業”企業資產負債結構、人員和經營狀況等相關情況,鑒于市屬4家企業屬于特困類型“僵尸企業”,短時間內無法通過重組或轉型實現脫困出清,我委擬將4家企業委托省股權托管中心進行托管,以實現出清,相關溝通銜接工作正在推進中。對于縣區國有“僵尸企業”(龍川縣7家、紫金縣6家、連平縣3家、和平縣6家、源城區1家共23家)出清重組問題,建議由市經信局委托省股權托管中心進行托管;三是全面完成國有企業公司制改造。市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中有3家企業尚未完成公司制改造,即市物資總公司、市大地集團公司、市金葉發展公司,目前這項工作正在進行中。擬在今年底前全部改造為有限責任公司;四是深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體制改革。擬將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改組為市國有資本投資或運營公司,目前正在草擬改組方案。
(二)重點項目推進情況
2017年建設項目3項,截至6月底止完成投資3668萬元,主要是農副產品批發中心項目的投資。
1、市農副產品批發中心項目:該項目于2012年12月18日開始啟動,項目總投資額8.5億元,至2016年底完成投資約47226萬元(含配套用地范圍內的土地征收)。2017年度投資目標為2.5億元,上半年累計完成投資3668萬元,占年度總投資目標的14.7%。市住建局已批復凍庫、果蔬區、倉儲區設計的調整優化方案;安置點首期主體工程已完工,正在進行外裝及設備安裝;綜合交易區一期土建工程已全部完工;綜合交易區二期市政道路及場地平整土石方工程基本完成,土建工程的預算、勘探等前期工作已完成,并于6月16日發布了工程施工招標公告;廣東證券用地范圍內市政土石方工程5月23日開始進場,目前正在進行土方挖運施工;上半年累計完成土地征收11.9362畝,完成房屋征收1591.92平方米,支付補償款約491萬元。
2、紅星公共停車場項目:該項目位于新市區中山大道與紅星東路交匯處東北邊地段,根據6月9日市政府關于研究2017年市政項目建設安排有關工作會議精神,紅星東路停車場項目規劃用地約7000平方米,按照市民和人大代表建議的要求,停車場建設規模為地下兩層停車場、地上為綠化公園,預計總投資約5000萬元,要求2017年下半年動工,2018年底前完工,工程不實行代建,建設資金由市城投公司負責籌集,項目建成后由該公司經營管理。
目前已完成地塊調查摸底工作,編制了項目實施方案(討論稿),初步規劃了3個建設方案并進行投資測算;正協調市土地儲備中心及市城管局落實凈地交付事宜。
3、文昌公共停車場項目:該項目位于新市區文昌中學以南、文昌南路以東、興源東路以北地段,用地面積約9714.8平方米,其中涉及原大冠公司已征地6942.7平方米、已安排生活用地261.45平方米、未征收集體用地2510.65平方米,按市國土資源局測算土地征收、收回補償費用預計需12269.78萬元;涉及房屋及附屬設施27棟建筑面積3561.41平方米,按市房屋征收辦測算征收補償費用預計需2039.88萬元;涉及歷史遺留問題包括原大冠公司拖欠征地補償款600萬元及欠楊船填土費用56萬元等。
目前已完成該地塊的調查摸底工作,編制了項目實施方案(討論稿),初步規劃了4個建設方案并進行投資測算;已報市發改局完成項目勘察、設計招標方式核準事項;已報市財政局投資評審中心評審項目勘察、設計服務費收費標準;正協調源城區政府、東埔街道辦、市住建局等相關單位推進相關工作。
四、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關于國有“僵尸企業”的出清重組問題。按照省國資委的要求,需要由我委匯總上報相關數據,由于各縣、區均沒有獨立的國資監管機構,且不同企業的監管職能分散在不同政府部門,相關工作無法統籌協調推進,“僵尸企業”出清重組數據無法集中統一上報,建議由市經信局協調和督促各縣區加快推進此項工作。
(二)關于啟動兩個停車場建設問題。兩個停車場項目屬于公益性項目,總投資規模較大,無法通過項目來進行融資,項目產出不能覆蓋投資,同時市城投公司屬于市政府融資平臺,目前無任何經營收入,無力墊付資金去承擔該項目的建設任務。
(三)市農副產品批發中心項目剩余土地征收問題。目前項目用地范圍內尚有未征收土地2.5畝、房屋584平方米;后續收地(58272平方米用地)工作推進緩慢,收地范圍內存在一些遺留問題難于解決。
五、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和打算
我委將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標任務做好以下各項工作:一是繼續跟進落實市屬國企改革方案的出臺;二是進一步推進國有“僵尸企業”的出清重組工作;三是進一步盤活國有存量資產,搞活資本經營,千方百計增加資產收益;四是加快推進市農副產品批發中心建設;五是切實做好維護企業和社會的穩定,維護好企業下崗職工的權益,及時化解矛盾,力爭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市國資委
2017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