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五屆高中數學建模(應用)能力展示活動全國總決賽圓滿落幕。經過激烈角逐,我市代表隊展現了出色的數學能力和學科素養,共斬獲了7個全國獎項,9位學生獲獎。
據悉,由北京師范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數學建模教育中心主辦的第五屆高中數學建模(應用)能力展示活動,是我國目前高中階段規模最大、最權威的數學建模競賽活動。本屆比賽分為初賽、復賽、決賽三個階段,歷時8個月,共吸引了全國18個地區的近4萬名學生參與,有近300名師生前往北京參加決賽,進行最高獎項的角逐。
經過嚴格評審,我市龍川縣實驗中學、河源中學、紫金中學3支隊伍從全國2600余支建模隊伍中脫穎而出。其中,龍川縣實驗中學袁浩林、鄒鑫豪、鐘千秋(指導教師:魏婷)的《廣東省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模型預測》獲決賽數學建模論文全國一等獎。該獎項全國僅44支隊伍獲得,廣東省共14支隊伍上榜,我市獲獎數量在粵東西北地區位居第一。河源中學楊鵬霖、李銘、張晨(指導教師:魏利華)的《足球守門機器人綜合參數設計的預測問題》和紫金中學張文慧、張宇菲、許鍇雄(指導教師:徐偉濤)的《數學角度下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票房影響因素分析》均獲全國論文二等獎(全國共139支隊伍獲此獎項),我市二等獎獲獎數在粵東西北地區排名第二。鐘千秋和張宇菲同學更是憑借出色表現,同時榮獲全國建模能力測試三等獎和全國綜合獎三等獎。
本次是我市第一次組隊參加全國高中數學建模比賽。我市教師團隊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卓越的專業素養,精心策劃并開展了涵蓋了數學建模的理論基礎、實際應用技巧以及前沿研究動態等一系列專題培訓,為學生的優異表現提供了堅實保障。在選題階段,教師們憑借豐富的經驗和敏銳的洞察力,引導學生從眾多復雜問題中篩選出既有挑戰性又貼近實際的課題,為后續的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礎。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教師們更是全程把關,從研究方法的選擇、數據的收集與分析,到論文結構的搭建、語言表達的規范,每一個環節都給予了細致入微的指導,幫助學生不斷完善作品,使其在眾多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
近年來,我市始終將高中數學建模核心素養的培養作為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致力于為學生打造全方位、多層次的學習平臺。2024年,我市已成功舉辦河源市第一屆普通高中數學建模比賽及相關培訓活動。目前,第二屆比賽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各校師生熱情高漲,積極參與。這些活動為廣大學子搭建了施展數學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廣闊舞臺,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團隊協作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顯著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未來,我市將繼續深化數學建模教育改革,為培養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