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源柳城,稻香四溢。在上壩村,無人駕駛收割機駛過稻田,履帶滾動、割兜翻滾,華兩優1518等良種稻穗被盡數收攬,待收割機滿倉,稻谷經自動化管道,輸送至一旁的無人駕駛運糧車上。
河源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何國森宣布活動開始。
9月28日,河源市舉行慶祝2025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活動。今年,河源主會場,花落東源縣柳城鎮?;顒蝇F場,一批農業項目簽約,金秋農優產品展、電商助農等同步開展,全面呈現河源農業發展豐碩成果。
河源是農業大市,也是全省糧食主產區和重要農產品供應基地?!凹Z食等重要農產品持續穩產豐產,鄉村產業發展質效不斷提升,農業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活動現場,河源市委副書記吳青川談及,近年來,河源大力發展以現代種業、設施農業、農業機械為牽引的農業新質生產力,做實做細土特產文章,著力構建起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航天水稻品種“華航香銀針”獲認2025年度超級稻品種,“廣弘3號”小白雞成功培育并填補華南地區自主創新研發小白雞的品種空白,東源縣冬種紫云英綠肥模式成功入選農業農村部第三批農業綠色發展典型案例,東源縣柳城鎮建成全省最大智慧農場,實現水稻“耕、種、收、管”全流程無人化作業,效率較人工提升50倍以上,輻射良田1萬畝,連續四年單產超全國平均水平……河源農業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東源縣碩果頻傳。這一系列成績的取得,離不開科研力量的堅實支撐?;顒蝇F場,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分享開展智慧農業的探索與實踐。羅錫文長期從事水稻生產機械化和農業機械與裝備機電一體化技術研究,其所主持的項目“基于北斗的農業機械自動導航作業關鍵技術及應用”獲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自2020年以來,羅錫文多次帶領團隊來到東源縣柳城鎮萬綠智慧農場,聚力破解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發展難題,與政、企、學、研各方攜手并肩,在東源縣柳城鎮傾力打造萬綠智慧無人農場。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羅錫文致辭。經過多年實踐,羅錫文團隊通過建設高標準農田,探索將農機搭載北斗系統,促進農業工程技術、智能裝備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成功實現水稻生產從耕地、種植、管理到收獲的全過程無人化作業,實驗田水稻生產連續4年畝產超過500公斤,最高產量達到了656.38公斤。在農民不下田、不種地的情況下,有效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和土地產出率。目前,由河源市和羅錫文團隊共建的萬綠智慧農場正成為智慧無人農場建設的廣東樣板乃至全國樣板。活動現場,羅錫文表示,“圍繞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所需,將繼續充分發揮聯農帶農示范引領作用,聚焦智慧農業、智能農機裝備等關鍵環節和空白領域,重點加強科研攻關與成果轉化應用,努力將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寫在河源的大地上,將‘粒粒歸倉、戶戶增收’的愿景轉化為現實。”河源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謝春艷傳達相關指示和批示精神。活動現場,河源市手信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分別與中國農業銀行河源分行、中國建設銀行河源分行、中國郵政集團河源市分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東源縣人民政府與人保財險河源市分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河源市手信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柳銘、農業銀行河源分行副行長謝樹曼、建設銀行河源分行副行長練丹、郵政集團河源市分公司副總經理黃前飛簽署合作協議。“構建‘金融+物流+品牌’的產業賦能聯盟,帶動河源的‘土特產’出山入灣?!焙釉词惺中盼幕a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柳銘談及,農業和建設兩家銀行以金融科技力量打通河源農產品“入灣”快車道。郵政公司將整合電商與物流網絡,構建河源優質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直達橋梁,為“百千萬工程”和助農興農富農注入市場化動力。東源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具錦標、人保財險河源市分公司副總經理鄭凱太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這次提供的農業保險產品,能為農民朋友兜底,降低因自然災害、市場波動等因素帶來的損失,讓大家安心耕種?!比吮X旊U河源市分公司副總經理鄭凱太描繪愿景,從種子播下的那一刻起,直到豐收的果實進入倉庫,每一個環節都有保障。近年來,東源縣在土地流轉領域持續發力,不僅有效盤活農村沉睡的土地資源,更將過去分散零碎、閑置浪費乃至長期撂荒的土地整合集中,為農業規?;?、集約化利用筑牢基礎。與此同時,東源縣正創建國家級制種大縣,建設以柳城鎮、藍口鎮等為代表的核心制種區,推進水稻制種工作。柳城鎮鎮長葉旭、藍口鎮鎮長劉蔚與廣西金卡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駱斌、
福建宏勝良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艾順勝分別簽訂水稻制種項目投資意向協議書。
活動現場,東源縣柳城鎮政府、藍口鎮政府分別與廣西金卡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宏勝良種業有限公司簽訂水稻制種項目投資意向協議書?!傲幱?年時間,讓制種面積穩定在2萬畝以上,種子產量300萬公斤以上,全面提升制種產業綜合實力。”東源縣農業農村局相關工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盤活農村土地資源,全面提升東源縣制種產業綜合實力。在河源,有一群懷揣對鄉土熱愛的鄉村創客,將蓬勃青春融入田野阡陌?;顒蝇F場,3名鄉村創客代表分享創業歷程與豐收喜悅。“4年前剛開始推廣無人農場時,老農都不相信:無人機種地能比得過幾十年經驗的老把式。如今,無人機插秧比老師傅插得還要整齊均勻,徹底打消了大家當初的顧慮。”“農四代”、廣東萬綠智慧農場的負責人王鍵寬談及,智慧農業讓每畝地種植成本下降,產量反而提高5%,種糧收益提升10%以上?,F在,在無人農場作業區域,只需要一部手機、一臺電腦就能管理1000多畝地。近年來,萬綠智慧農場在水稻育種方面也取得突破。王鍵寬介紹,華航香銀針暢銷兩廣主要稻作區,萬綠華晶占、萬綠香絲苗等陸續通過審定。聯農帶農方面,通過流轉土地交付租金,成立合作社進行分紅,村集體通過把農機租賃給農場進行分紅,帶動上壩村、下壩村2000多戶農戶,每戶年均增收超過5000元,年增收總額超過1000萬元。來自紫金縣黃花村的曹越,父輩耕耘茶產業整整30年。2019年,曹越辭去城市的工作,回到黃花村。近年來,他抓住研學以及鄉村旅游風口,以“茶文化+”為突破口,把傳統的茶產業和現代文旅、研學融合起來。如今,黃花莊園有500畝生態茶園,具備多場景研學場地,打造30多個沉浸式研學體驗項目,涵蓋從采茶制茶到非遺手作,從茶食體驗到自然科普?!耙黄⌒〉牟枞~,承載無限發展可能?!辈茉礁锌?,未來將抓住“十帶百坊千創客”的機遇,讓紫金茶香飄向大灣區。“有人說,農業是‘靠天吃飯’,但我更相信,農業是靠人興業?!睆V東省桂佳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羅鑫,4年前還是一名在英國留學的青年學子。懷揣著對農業農村的深厚情感,他毅然選擇回到家鄉,投身農業創業?!拔覀儚牧鬓D百畝撂荒地起步,逐步整合蓮塘嶺村多個村小組約1200畝土地。”羅鑫談及,3年來,桂佳農業堅持“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建設糧食烘干中心、食用菌工廠化基地、科技小院等項目,帶動周邊農戶發展水稻、食用菌、花生等種植面積超3000畝,解決本地就業486人,戶均增收3.6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也增長了200萬元。當日,還舉行河源金秋農優產品展暨電商助農活動。來自各縣(區)的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集中展銷“萬綠河源”區域公共品牌產品、縣域特色“拳頭產品”以及當季豐收產品。同時,一批網紅主播、鄉村創客齊上陣,把手機當成“新農機”,線上線下聯動帶貨,助力河源好物出村進城。
據介紹,河源市慶祝2025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采取“1+7”方式,由1個主會場和各縣區特色慶豐收系列活動組成,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慶豐收活動,從田間地頭到城鄉舞臺,從傳統農事到現代展銷,全方位展現河源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生動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