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南農業大學藝術學院“留光筑夢,洞見未來”突擊隊深入紫金縣古竹鎮,開展為期七天的“百千萬工程”社會實踐。團隊以藝術設計賦能鄉村振興,通過集裝箱彩繪、文創設計、小學改造,為留洞村注入青春創意,探索高校智力服務鄉村的新路徑。
墻繪:集裝箱變身文化地標
華南農業大學藝術學院“留光筑夢,洞見未來”突擊隊以越王山丹霞地貌和客家文化為靈感,創作兩大主題集裝箱彩繪。“越王山主題”以巍峨山形為幕,將層巒疊嶂、赤壁奇峰繪于箱體,再現“以山為幕,繪山于箱”的壯美畫卷;“留洞能留住你喵”則用金秋落葉與萌趣貓咪傳遞鄉村溫情,吸引村民和游客駐足合影,成為留洞村文旅新名片。
改造:廢棄小學煥新研學基地
團隊深入留洞村廢棄小學,對3100㎡建筑展開精細測繪與空間分析,基于實地量房數據提出“森林徒步游學營”改造方案。一層以客家飲食文化為核心,改造為研學餐廳與集路線咨詢、裝備補給功能于一體的游客中心;二層創新采用竹編透光隔斷劃分宿舍區,并將原教室轉型為自然手作工坊;屋頂增設觀星平臺與交流區,延伸自然教育場景。設計保留磚瓦肌理,融入共享沙龍、戶外營地等新功能,實現廢棄空間向多功能研學綜合體的蛻變。
華南農業大學藝術學院“留光筑夢,洞見未來”突擊隊深入紫金縣古竹鎮留洞村,以藝術設計賦能鄉村振興。在墻繪創作中,團隊巧妙融合越王山丹霞地貌與客家文化元素,將閑置集裝箱打造成獨具特色的文化地標,為鄉村增添新的文旅亮點。在小學改造方面,提出“森林徒步游學營”方案,對3100㎡的廢棄校舍進行重新規劃與設計,將其改造為集研學、自然教育、游客服務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研學基地,讓廢棄空間重煥生機。通過墻繪和小學改造兩大行動,團隊不僅提升了鄉村的美學價值,更為鄉村發展注入了創意活力,探索出了一條高校智力服務鄉村的新路徑,為留洞村的全面振興注入了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