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于福光碼頭,江水悠悠而過,水電站靜靜矗立在江面上,一動一靜相互映襯,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位于東江之濱的龍川縣四都鎮福光村航運歷史悠久,古井、碼頭、老樹相映成趣,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游玩。目前,福光碼頭已完成首期項目建設,正在進行二期提升項目建設。
作為廣東省首批“百千萬工程”典型選樹培育村,福光村充分發揮本地特色環境資源優勢,因地制宜謀劃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道路,帶動美麗圩鎮建設,致力于加快建成“產業發達、秀美典雅、文韻悠揚、綠色生態、宜居宜業”的典型村,助力“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
立足優勢賦能鄉村發展
9月4日,記者隨調研組在東江濕地公園(星空營地)建設現場看到,挖掘機長臂揮舞,正在平整地面,施工現場如火如荼。“目前該項目已完成近50%,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水源保護區緩沖帶、生態修復、水源涵養林、生態綠道、生態停車場等,預計今年12月前可完工。”四都鎮黨委副書記黃錦華說。
東江濕地公園(星空營地)位于“河源東江”重點文旅品牌大片區,是龍川縣“東江水韻”鄉村振興示范帶重要節點項目,占地面積約122畝,計劃總投資2100萬元,利用當地山水交融的特色風貌,設置露營區域、水上樂園等娛樂活動區域,還將推出“營地+演藝”“營地+旅游”“營地+團建”等文旅新業態。
鄉村普遍存在群眾參與發展建設積極性不高,土地流轉費時費力的問題。為此,福光村創新采用“固定租金+分紅”的形式,以土地作價入股的方式保證集體利益,以實實在在的好處調動了群眾參與村莊產業發展的積極性,讓村民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合作”,最終成功流轉122畝土地,充分保障東江濕地公園(星空營地)項目的實施。
目前,龍川縣尚無規模化現代化的戶外旅游基地,該項目建成后可填補龍川縣在高端露營基地方面的市場空白,推動龍川縣文旅消費升級。福光村將以此項目建設為契機,依托龍川縣“東江水韻”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構建具有本地特色的“一帶多點”空間布局。
福光村將散落在圩鎮及福光村周邊的崖坡花園、鄉村匯客廳、“綠美龍川”示范林等鎮域文旅項目以及鄰鎮的九灘驛站公園、農旅研學園等景點串點成線、一體推進,打造福光特色“環東江”游農文旅IP。
擦亮“面子”打造美麗村莊
“村里的環境越來越好了,道路基本上都硬底化,路邊還種上了樹木和花草,周圍也看不到垃圾,太陽能路燈裝上后家家戶戶晚上都會出來散散步、聊聊天,我們也住得更加舒服了。”村民魏家平說。
要做強農文旅發展“里子”,就要擦亮鄉村風貌“面子”。福光村結合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深入開展美麗鄉村建設,累計拆除老舊危房95棟、總面積1萬余平方米,打造“美麗庭院”15個、綠化景觀2處、文創景觀1處,整治“三線”問題27個,道路已實現100%硬底化,加裝太陽能路燈,配備保潔員3個,目前正深入實施村莊風貌提升工程。
“接下來,福光村將從人居環境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提升、產業發展等方面下功夫,充分挖掘靠近縣城和毗鄰東江兩大優勢,打造東江濕地公園(星空營地)、崖坡花園、綠美生態示范林等一系列‘東江水韻’示范帶項目,打造農文旅融合發展的典型村。”福光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吳志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