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
省、市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后
各縣(區)紛紛召開高質量發展大會
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
全省、全市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
并對今年“百千萬工程”
推進工作進行部署
掀起新一輪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熱潮
源城:緊抓八個“一號任務”
源城區突出重點抓落實,將“頭號工程”細化為緊抓營商環境優化、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省級典型鎮培育、危舊校舍改造等8個“一號任務”。同時,進一步推動落實區領導干部包點聯系基層“百千萬工程”“九個一”工作制度;通過榮譽冠名、共建共營、品牌廣告、投資收益、技術服務等多種模式,進一步發動企業助力“百千萬工程”;進一步動員社會參與,建立區“百千萬工程”專家智庫,發揮智庫專家的資本優勢、招商優勢、人才優勢,為“百千萬工程”獻智獻策;進一步強化要素保障,以改革創新的闖勁干勁和實際行動為“百千萬工程”開路。
東源:深入實施“七大行動” “頭號工程”要高位推動、高效落實。“百千萬工程”部署開展以來,東源縣錨定“一年開局起步、三年初見成效、五年顯著變化、十年根本改變”的目標,深入實施“七大行動”,通過營商環境優化、制造業提質攻堅、茶產業提質增效、治水提升行動、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城鄉綠美環境建設、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等行動,匯聚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的強大合力,以“熱火朝天”的態勢全方位推動“百千萬工程”落地,在高質量發展中展現更大擔當、做出更好成績。 和平:力爭在推進“百千萬工程”中走在前列 今年是推動“百千萬工程”全面深化的關鍵一年。和平縣將突出抓好責任落實,加強縣指揮體系建設,發揮“領頭雁”作用,樹立全縣“一盤棋”思想,推動“百千萬工程”取得新突破;大力實施擴園提質工程,探索各鎮獨具特色的發展路徑,推動和美鄉村建設與綠美建設;鞏固提升首批典型鎮村,持續抓好選樹培育工作,及時總結發布典型鎮村的經驗做法和創新舉措;持續深化“百千萬工程”集成式改革,扎實推進農村“三塊地”改革和營商環境改革,大力推動理念創新、政策創新和工作創新,不斷學習先進經驗;凝聚群眾、企業、鄉賢、港澳臺同胞等各方力量,積極投身于“百千萬工程”。 龍川:擴園提質2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聚焦“百千萬工程”提速增效,龍川縣以“頭號工程”的力度推進“百千萬工程”形成熱火朝天工作局面。扎實推進“一江兩岸”產城融合項目建設,全力推進佗城典型鎮建設,因地制宜抓好13個典型村建設,深入推進“雙百行動”“百會助百縣”“千企幫千鎮、萬企興萬村”等行動,加快絲苗米、油茶2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擴園提質,力爭油茶、絲苗米、茶葉綜合產值分別達到18億元、10.5億元、5.5億元。做強做優強村公司、富民工坊,推動物業圩鎮建設,培育扶持萬千“創業達人”,持續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 紫金:推動實現“四個 走在全市前列”目標 錨定產業發展、鄉村建設、公共服務、社會治理“四個走在全市前列”目標,紫金縣堅持產業興縣戰略,抓大平臺、抓大項目、抓大創新、抓大貿易,奮力推動產業發展走在全市前列;堅持以“百千萬工程”、綠美紫金生態建設為牽引,聲勢浩大推進典型培育建設、鎮村特色產業引育、綠美紫金生態建設工作,奮力推動鄉村建設走在全市前列;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推進教育“雙創”工作,深化委托辦學改革,穩妥推進片區化辦學改革,深入實施醫療衛生能力提升年、醫療人才建設年行動,奮力推動公共服務走在全市前列;堅持統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提升治理水平,筑牢安全防線,防范化解風險,奮力推動社會治理走在全市前列。 連平:加快實現綠色崛起 為實現綠色崛起,寫好中國式現代化的連平篇章,連平縣敢想敢干、善謀善為,在年度目標完成上,全力確保連平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進入全市前列;在重點工作突破出彩上,加快推動制造業當家、縣城建設、“百千萬工程”、綠美連平生態建設等重點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在改革創新上,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產業與科技互促雙強。同時,積極引導更多社會力量和群眾投身到“百千萬工程”、綠美連平生態建設、社會民生事業中來,切實為連平高質量發展聚民心、匯民智、聚民力,全力推進“百千萬工程”。 江東新區:確保村集體收入達20萬以上 江東新區以高質量組織工作服務保障“百千萬工程”,將切實用好“綠美古竹”現場教學點,打造“賦能鄉村振興”精品課程,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圍繞制造業當家、“百千萬工程”、綠美江東等重大任務,著力培養選拔能力全面、擔當實干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深入推進村民小組強基提質行動,全力抓好村民小組應建盡建率、黨支部書記到位率、不勝任不盡職村民小組長優化等3項重點任務;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結合村資源稟賦,成立“富鎮強村公司”,規范集體“三資”管理,確保所有行政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20萬元以上;深入開展“一名黨員一棵樹,一個支部一片林”綠美行動,示范帶動全民參與植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