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全市鄉村振興系統貫徹落實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召開,傳達學習貫徹國家和省、市有關會議,以及市委主要領導到市農業農村局調研講話、市政府分管領導關于鄉村振興工作座談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和“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決定和意見,激勵和動員全市鄉村振興系統進一步解放思想,系統謀劃2023年工作重點,不斷推動鄉村振興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取得新成效。市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局長鐘建政主持會議。
會議指出 去年以來,全市鄉村振興系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有關鄉村振興工作的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有關工作安排,以“培育廣東農業農村現代化新樣板”為目標,穩妥推進鄉村產業、文化、人才、生態、組織等“五大振興”,鄉村振興各項工作取得長足發展,成果鞏固成效顯著,鄉村發展向好向優,鄉村建設蹄疾步穩,鄉村治理有力有效。特別是省2021年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我市獲得“優秀”等次,綜合排名躍升至北部生態發展區第三,取得我市歷年來接受省級鄉村振興考核獲得的最好成績,實現爭先進位目標,扭轉我市鄉村振興工作被動落后局面。 會議強調 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是省委立足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實際,是通過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紐帶、農村為腹地的縣域振興,大力推進強縣促鎮帶村,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部署,也是省委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提出的“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在更高層面統籌、引領鄉村振興工作的具體實踐。作為實施推動“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牽頭部門之一,全市鄉村振興系統要認清形勢,找準定位,準確把握新時期貫徹落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機遇和挑戰,充分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加強統籌協調和督促指導,加緊謀劃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有力舉措,以“三步并作兩步走、一天當作兩天用”的精神狀態,扎實把市委、市政府有關鄉村振興的各項部署要求轉化為具體行動。 會議強調 2023年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推動“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起步之年。全市鄉村振興系統要只爭朝夕,擔當實干,全力推動鄉村振興各項工作開好局、起好步。重點實施“四大行動”:實施脫貧成果鞏固提升行動,抓監測識別、抓幫扶落實、抓穩定發展,繼續因地制宜實施產業、就業、消費三大幫扶工程,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打基礎的重要工程,常態化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扎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和污水治理等重點工作,不斷提高村莊“顏值”。實施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行動,堅持問題導向和系統理念,抓好規劃銜接,集中力量抓好水、電、路、通信、物流等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東江畫廊”鄉村振興示范帶和縣級鄉村振興示范帶規劃建設,全力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在更高層次、更深領域強縣促鎮帶村。實施和諧有序鄉村善治行動,堅持把鄉村治理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引導鎮村發揮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持續推進法治宣傳教育,推廣“積分+”、清單制等鄉村治理經驗,進一步探索以自治為基、法治為本、德治為要的鄉村治理新模式,以有效的鄉村治理助力鄉村振興。 會議要求 全市鄉村振興系統要把握實質、主動思考、積極作為,在推進“四大行動”中牢牢把握“四個關鍵”,努力在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中展現新面貌、創造新業績。一是要注重規劃引領。堅持縣域統籌,根據各鎮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地域文化特色和不同類型村莊特點,優化調整縣鎮村規劃,因地制宜、循序漸進推進村莊規劃建設。二是要強化統籌協調。統籌脫貧成果鞏固和產業發展,鼓勵支持脫貧戶參與農業產業發展,引導村集體和農業龍頭企業探索“公司+合作社+農戶+基地”“公司+村集體+農戶+基地”等模式聯農帶農;統籌鎮域和鄉村一體發展,立足把圩鎮建設成為服務農民的區域中心,更好發揮聯城帶村的節點和紐帶作用,籌集更多資金建設重點村、中心村,補齊人口相對集聚區的生產生活短板;統籌鄉村建設和鄉村運營,把鄉村運營融入鄉村建設的各環節全過程,探索創新鄉村建設項目“以工代賑”新模式,構建鄉村運營利益聯結機制,豐富鄉村運營新業態。三是要強化要素保障。全面落實“高素質農民”培訓和“鄉村工匠”等人才培育工作,加快培養農村電商、鄉村工匠等鄉村產業人才;進一步完善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優化資金使用方式,集中財力支持鄉村振興重點項目;完善鄉村發展用地保障機制,對鄉村建設和產業融合發展用地進行精準保障。四是要改進工作作風。堅決破除傳統思維定勢,深入基層調研,掌握群眾所需,結合工作實際在“強縣促鎮帶村”上多用實招、多創新招,以改革創新精神謀大事、成大事、爭先進。 會上,各縣(區)匯報貫徹落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工作設想;市局督導考核科簡要通報省2021年度考核反饋的問題以及省2022年度考核工作重點;局各黨組成員依次結合分管工作對今年的重點工作進行安排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