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以稻為先。”近年來,連平縣隆街鎮立新村緊緊牽住“產業興旺”牛鼻子,充分利用當地水稻資源優勢,把水稻種植產業作為農業產業化發展和農民增收的突破口,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條“一村一品”的產業興村之路。
近日,記者走進立新村,可見干凈整潔的村道兩旁一片片抽穗的稻田長勢喜人,清風徐來,稻香四溢,景致如畫。
據了解,立新村有天然良田1400多畝,因水源陽光充足、土質好,種植的稻米高產而質優。2020年,立新村憑借優質的水稻,獲得廣東省首批“一村一品”水稻種植專業村稱號。但是,由于當地農民不懂得宣傳推廣和打造品牌,其優質稻米一直打不開市場。對此,駐隆街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以下簡稱工作隊)開展工作以來,深入開展調研,幫助村委對立新村大米產業的品牌化、商品化進行提升打造,初步完成了“立新良品”品牌注冊申請、產品包裝設計和市場銷售等工作,實現農民和村集體收入“雙提升”。
立新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員許海港:“我們去年七月到立新村,發現水稻種植方式主要是農戶散種,而且品種不統一,銷路方面主要是民間散賣。了解到這一情況之后,我們首先從商標注冊、品牌打造方面入手,申請了‘立新良品’這個品牌,通過工作隊的各組團單位積極采購,并在‘悅農精選’電商平臺上架,現在我們正在籌劃上架‘圳幫扶’平臺,以更好地擴大銷售渠道。截至目前,已經銷售大米七萬余斤,促進了村集體經濟的增長。”
為確保稻米質量,打響“立新良品”這一品牌,立新村積極引進省農科院優質品種,以村經濟聯合社作為經營主體,實行統一發放種子、統一田間管理、統一技術培訓、統一收購標準的管理模式,帶動全村水稻朝著規模化、產業化方向發展。
立新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張生說,到了收割稻谷的時候,他們會將合格的稻谷統一收購起來,并送到指定的加工廠進行深加工,通過篩選、拋光等加工流程,再統一包裝,使大米達到市場化、商品化要求。他們還會把每批大米送到檢測地點,檢測農藥殘留、重金屬等,確保食品安全。由于立新村的人力和土地有限,他們也會積極帶動其他村的村民按照要求種植和標準收購。
接下來,
立新村將在豐富產品品類、
拓寬產品銷路、推進加工車間建設
等方面下功夫,
進一步推動稻米產業
成為立新村富民強村的主導產業,
助力鄉村振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