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江河穿境而過
流域之內林草豐茂
阮嘯仙故里、東江縱隊大人嶺
白馬村戰役戰斗遺址
在東源縣義合鎮
構筑了豐厚的紅色底蘊
近年來,義合鎮
以紅色資源為依托
以國家級東江濕地公園為基礎
全力打造集山水觀光、文化體驗、
休閑農業、養生度假、商務休閑
為一體的紅色生態文旅小鎮
推進農文旅深度融合
助力鄉村振興
取豆、磨豆、沖泡、過濾……一首歌的時間,你就可以拿著一杯咖啡邊逛邊玩,在好看的風景里拍照打卡發朋友圈 ,這樣的“旅行標配”,你能想象這是在一個小村落里實現的嗎,這樣的事情在東源縣義合鎮下屯村幾乎每天都在上演,而這一切正是老區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的小縮影。
圍繞阮嘯仙革命先烈的故居和聞嘯軒學堂,下屯村連片建設的東江濕地審計公園、廣東粵菜師傅培訓基地、審計廣場等文化景點,日益成為這里發展紅色旅游、推進鄉村振興的一抹亮色。現在到村里逛一逛,逐步落地運營的民宿、咖啡店、紅色拓展基地等項目讓人流連忘返,感受古老和現代碰撞的游玩樂趣,紅色游、鄉村游逐漸成為村民致富的“金飯碗”。
義合鎮下屯村花海咖啡咖啡師繆志健說,大批游客的到來也讓花海咖啡有開店的底氣。花海咖啡是以咖啡為中介,打造一個既有娛樂性,又有紅色文化內涵的娛樂場所,讓大家知道紅色文化也可以很潮很年輕。
紅色下屯
還有“廣東粵菜師傅名村”的美譽
今年4月
東源縣“粵菜師傅”培訓基地
第一期培訓班在下屯村正式開班
這一基地正日益成為當地
實現農業農村技能人才培訓
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平臺
義合鎮下屯村“粵菜師傅”工程培訓班學員阮毅彪說,下屯村總共500多戶人,目前300個在職的廚師,看著他們生活改善了,自己也有點向往,希望能做到主廚。
在東江河畔的曲灘村義合精釀啤酒廠里,好水釀出的好滋味吸引了包括大灣區在內的不少“粉絲”。現在這個產業不單單成為了義合鎮的新標簽,也帶領著當地的人民群眾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不斷地前進。
義合鎮曲灘村義合精釀啤酒廠工作人員涂志峰說,目前該啤酒廠每個月產量可達1.8噸,現在主要采用“村集體+企業”的運營模式,后面還會開發新的旅游路線或者研學課程等,努力把資源轉化成產業優勢,打造集“釀造 參觀 品嘗 體驗”于一體的新型產業項目,項目運營以來村集體收入從2016年的5萬元左右增長到42萬元。
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義合鎮以特色產業為抓手,加快推進“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實現了農業單一傳統作業向多元化產業發展的轉變,順景靈芝、精品水稻、羅氏蝦、紅心蜜柚等逐步成為當地優勢項目,產業致富戰略初顯成效。其中,精品水稻產業正謀劃打造優質農業品牌,通過品牌強農之路賦能鄉村振興。
如今
在產業融合的大背景下
義合鎮優越的地理位置
農業良好的景觀生態價值
開放的休閑游憩空間
正為農旅融合發展
提供無限的可能
東源縣義合鎮鎮長黃宇寧表示,接下來,義合鎮將緊緊圍繞東江畫廊縣級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工作,摸準鎮村資源稟賦和鄉村振興發展需求,積極規劃發展鄉村旅游項目,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紅色文化資源吸引游客,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