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連平縣了解到,該縣把實現農業現代化和農村信息化,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建設全縣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突破口,全力開展數字鄉村工程建設,促進了農業和農村信息化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根據《廣東省數字鄉村發展試點實施方案》,連平縣忠信鎮被確定為省數字鄉村試點鎮。
連平縣忠信鎮柘陂村
據悉,過去兩年,連平縣專門成立了相關的領導小組,強化組織保障,落實部門責任,有序推動數字鄉村發展試點,并取得了顯著成效,農村網絡基礎設施能力明顯增強,數字農業建設成效初顯,農村電子商務快速發展,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全面推進。初步建立了覆蓋全縣各鎮、村、組的信息網絡服務體系,拓展線上電商服務項目,培養電商致富帶頭人和“農民網紅”,不斷拓寬明星農產品銷路,進一步擦亮上坪鷹嘴蜜桃、內莞三華李、忠信花生和火蒜品牌,實現信息助農惠民強縣。該縣還大力推動各鎮建成數字大腦指揮中心,對各鎮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對各村進行實時監控、對突發事件進行指揮作戰。創新發展“互聯網+黨建”新模式,通過搭建學習平臺,助力學習教育,推廣“黨建為村”“騰訊為村”APP等平臺,搭起基層黨群干群“連心橋”。 自忠信鎮被確定為省數字鄉村發展試點鎮以來,連平縣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和各鎮特色,充分發揮各村優勢,重點依托忠信“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加快推動農業信息化。推動發展忠信鎮柘陂村“紅黑紫”(紅玫瑰、黑蒜、紫珠)產業,精準推廣忠信鎮大坪村“九連山客家妹電商銷售平臺”。其中,黑蒜產業通過“良種培育—標準種植—精深加工—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的模式,在京東、唯品會、蘇寧易購等線上平臺均有銷售點,目前線上日均發貨量達600多單,線上銷售額每年達300多萬元。 美麗的花燈、古韻的村寨、熱鬧的吊燈習俗都是忠信片區的特色文化名片,除了實地觀賞,連平縣還啟動了忠信鎮“數字花燈博物館”“數字司前”網上展廳項目,強化數字信息技術運用,采用智能化、可視化和虛擬空間展示技術,打造花燈、古寨網上展廳,讓群眾能夠線上參與,以“花燈”為媒,把家訓文化、花燈文化、農民運動會等文化品牌推廣出去,打造鄉村網絡文化陣地。 據了解,連平縣將加快數字鄉村發展試點項目建設,推動實現城鄉“數字鴻溝”顯著縮小、城鄉數字治理顯著提升、城鄉數字經濟顯著發展、農民數字化素養顯著增強和城鄉網絡文化顯著進步等目標,探索出可復制、可推廣的“連平經驗”,向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交出一份滿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