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8日在河源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上
河源市審計局局長張河敏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現報告2020年度市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突出問題的整改情況,請予審議。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審計和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工作,多次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審計和審計整改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建立健全審計查出問題整改長效機制的意見》,聽取整改情況匯報,研究部署整改工作。一年來市領導先后作出5次批示,要求狠抓整改。市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布置協調推進整改工作,市審計局向各部門各單位印發整改通知和問題清單,積極跟蹤督促檢查,扎實推進審計查出問題整改落實。
一、整改工作的部署推進情況
各部門各單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認真執行市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五十九次會議有關審議意見,把審計查出問題整改作為重要政治任務,作為改進政府工作、提升治理能力、促進河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抓緊抓實,推動整改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一)認真落實整改責任。各部門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切實承擔整改第一責任人責任,及時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全市審計整改工作會議要求,研究部署整改工作。
(二)加強審計查出問題分類整改。市審計局加強整改分類指導,要求各部門各單位對審計查出問題精準施策、分類整改。對應在短期內整改到位的問題堅決立行立改、糾正補漏;對今后需規范的分階段整改問題積極舉一反三、建章立制,持續推動各領域規范治理,努力擴大整改戰果;對短期內還不具備整改到位條件的體制機制類問題,加快推進深化改革創新,積極創造解決問題的條件。
(三)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整改效果。市審計局積極開展審計項目整改現場督促檢查,與政府督查機構、主管部門等協同推進整改的工作格局,建立整改事項臺賬,全面落實“掛銷號”制度,及時跟蹤督促各項整改工作任務的落實。
(四)以審計整改為契機推動建章立制。各部門各單位堅持深入分析問題背后的機制性障礙、體制性缺陷和制度性漏洞,推進完善相關制度,切實提高整改結果利用的制度化水平,將整改成果轉化為治理效能。
二、審計查出突出問題的整改情況
對《審計工作報告》反映的8個方面123個問題,截至目前,完成整改95個問題,通過資金撥付、上繳國庫、追回違規發放資金等方式整改問題金額86.44億元,制定完善相關制度75項,移送違紀違法問題線索13宗。對尚未完全整改到位的28個問題,要求各部門各單位分類采取不同措施推進整改。
(一)市縣財政管理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情況
市縣財政管理審計應整改問題12個,9個已整改到位。通過切實壓實業務主管部門責任,加快提前下達以后年度資金分配方案,提高提前下達資金列入預算比例;制定并印發專項資金管理文件,規范審批程序;將非稅收入繳入國庫;及時將資金分配下達和清理收回資金等措施完成整改,整改金額62.84億元。
針對未及時征收水資源費、建設項目進度緩慢造成資金閑置、未及時使用相關資金效益未發揮8759.83萬元等3個問題正在推進落實整改。
(二)市級部門預算執行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情況
市本級83個一級預算單位及其所屬203個二級預算單位2020年度部門預算執行情況和其他財政財務收支情況審計應整改問題15個,12個已整改到位。通過上繳財政、規范預算編制、嚴格控制預算開支、完善公車管理制度和核算制度、收回違規發放補貼、提高預算管理水平和預算執行率等措施完成整改,整改金額17411.18萬元。
針對項目預算執行實施進度緩慢;未及時繳交非稅收入990.84萬元等3個問題正在推進落實整改。
(三)績效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情況
績效審計應整改問題15個,8個已整改到位。3個縣區縣級配套資金不到位、災后重建資金撥付不及時、垃圾減量分類和餐廚垃圾處理存在不足、部分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緩慢、
部分縣區未能如期完成“四好農村路”建設的年度任務,影響政策落實效果、部分縣區對鄉村公路養護缺乏發展規劃、監管和考核等問題正在推進落實整改。
(四)民生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情況
1.社會保險基金審計
全市2020年社會保險基金政策落實、籌集使用和運行管理情況及市本級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執行審計應整改問題21個,19個已整改到位。未及時追償工傷保險先行支付資金、未按規定執行養老保險基金競爭性存放相關規定等2個問題正在推進落實整改。
2.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政策落實審計調查
全市2018至2020年6月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政策落實及相關資金管理使用績效專項審計調查應整改問題10個,8個已整改到位。3個貧困縣未落實農村婦女“兩癌”檢查全覆蓋政策;市本級和6個縣(區)財政局未及時撥付或轉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資金75699.78萬元等2個問題正在推進落實整改。
3.新增財政直達資金審計
新增財政直達資金審計應整改問題3個已全部整改到位。
4.保障性安居工程審計
保障性安居工程審計應整改問題8個,6個已整改到位。7個棚戶區改造項目未有效推進,影響1583戶安置對象及時回遷,增加安置成本309.21萬元;個別公租房項目配套基礎設施未完成,導致64套公租房空置超過3年等2個問題正在推進落實整改。
5.鄉村振興相關政策措施落實審計
紫金縣2018至2020年鄉村振興相關政策和資金審計應整改問題13個,11個已整改到位。1905畝高標準農田項目選址不合理;未按照要求完成鎮級生活垃圾中轉站建設任務等2個問題正在推進落實整改。
(五)國家和省重大政策措施落實跟蹤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情況
國家和省重大政策措施落實跟蹤審計應整改問題11個已全部整改到位。
(六)資源環境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情況
資源環境審計應整改問題3個正在推進落實整改。主要是6個鄉鎮履行自然資源資產監管職責不到位;5個鄉鎮履行水資源和環境保護責任不到位;5個鄉鎮對轄區內查處的違法違規問題監管不力,非法占地等問題未整改到位。
(七)國有資產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情況
國有資產審計應整改問題8個,5個已整改到位。3個單位資產閑置未用,涉及面積2523.01平方米;5個單位債權長期未清理,存在資金流失風險;88個單位資產管理不規范等3個問題正在推進落實整改。
(八)鎮街財務管理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情況
鎮街財務管理審計應整改問題4個,3個已整改到位。6個鎮街民生項目推進緩慢,涉及金額3211.87萬元正在推進落實整改。
三、尚未完全整改到位的問題及后續工作計劃
從整改情況看,少部分問題尚未得到徹底糾正。主要是:
(一)立行立改類問題需在短期內落實整改。尚未整改到位的立行立改類問題共13個,主要原因是整改力度不夠、政策理解不到位等,導致整改效果緩慢。涉及問題的各部門、單位要加快相關工作進度,盡快完成整改。
(二)分階段整改類問題需在明確階段計劃逐步推進落實整改。尚未整改到位的分階段整改類問題共7個,主要原因是相關領域管理不夠完善、制度不夠健全,需通過整改予以規范,促進政府治理能力提升。涉及問題的各部門、單位要通過完善相關制度措施進一步規范,制定階段計劃,分期分批,逐步完成整改。
(三)持續整改類問題需結合深化改革長期推進解決。尚未整改到位的持續整改類問題共8個,主要原因是涉及中長期改革目標或受外部客觀環境影響較大,或涉及要走相關法律程序等復雜因素,一時不具備整改到位條件,需在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和深化改革進程中逐步解決。涉及問題的各部門、單位要持續跟進整改。
下一步,市審計局將嚴格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按照《關于進一步加強各級人大常委會對審計查出突出問題整改情況監督的意見》,持續加強對問題整改的督促檢查,實行對賬銷號、跟蹤監督、加大分類指導力度,督促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壓實整改責任,推動其堵塞漏洞、加強管理、健全制度,切實實現源頭治理。認真研究市人大常委會對今天報告的審議意見,按要求及時報送審計整改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