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政府辦公室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辦公廳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央及省、市工作要求,扎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加強黨對法治政府建設的領導
一是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法治政府建設的首要政治任務,深刻學習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論述精神,及時跟進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法治建設的最新要求。二是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今年以來,市政府黨組共召開黨組會議23次、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會6次,學習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66項;市政府辦公室黨組共召開黨組會議31次、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會5次,學習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53項。在市政府常務會議上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論述精神,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等法律法規文件,聽取我市2024年度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工作情況匯報,研究審議《河源市政府2024年立法工作計劃》《河源市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實施辦法》,研究廢止一批行政規范性文件等。三是督促全體干部職工完成“廣東省國家工作人員學法考試系統”在線學習和學法考試的工作任務;組織全體干部職工觀看庭審直播,提升市政府辦公室干部職工的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
(二)堅持科學統籌精準施策,服務全市法治重點工作落地見效
一是充分發揮參謀助手作用,在文稿起草、文件審核、會務承辦等“三服務”工作中嚴把法治關。認真審核并按程序印發《河源市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實施辦法》《深入推進綠美河源生態建設十六條政策措施》《河源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進一步強化市政府規范性文件起草審查要求。二是統籌推進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立法,推動出臺《河源市農業氣候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條例》《河源市新豐江水庫水質保護條例》《河源市人才發展促進條例》,服務全市司法事業高質量發展。
(三)全面深化政務公開,推動政務服務水平持續提升
一是認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嚴格落實法定主動公開內容要求,加強重大決策全面公開、深化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強化政策文件集中公開。二是進一步加強公開制度化、標準化、信息化建設,推動政府系統各單位健全重大敏感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制,組織各縣(區)各部門健全政府信息管理、信息發布、解讀回應、依申請公開、公眾參與、監督考核等制度,切實提高法治政府建設透明度,確保人民群眾知情權。三是推動政策解讀回應提質增效,綜合運用在線訪談、圖文動畫、短視頻等方式以及邀請專家、媒體對重大政策開展深度解讀,不斷創新解讀形式。及時回應社會關心關切,按期辦理留言中心收到的網民留言,今年共受理網民留言141條,辦結137條、在辦4條,受理率達到100% 。網民留言件均能按時保質辦結,未出現逾期或延期辦結情況,群眾“急難愁盼”得到及時有效回應,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明顯提升。四是不斷加強政務公開隊伍建設,通過線上會議、授課指導、跟班輪訓等多種方式,強化政務公開業務培訓交流,開展政務公開考核評估工作,以考核評估助推政務公開工作提質增效,不斷提高全市政務公開隊伍專業化水平。
(四)扎實做好督查督辦,推動各項工作目標任務高質高效完成
一是督查機制持續完善。根據《2024年市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督查方案》《市政府領導交辦事項落實工作規程》《河源市“面對面”政企交流活動工作方案》等文件,規范督查工作流程,形成上下聯動、左右協同、層層抓落實的督查工作運行機制。二是堅持服務改善民生。今年以來,已聯合市有關單位向市民和網友公開征集問題訴求253宗,舉辦了1場“面對面”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座談會,舉辦了3場市長“面對面”政企交流座談會,讓民生工作從政府“端菜”變為群眾“點菜”,推動政府公共服務供給模式從“大水漫灌”變為“精準滴灌”,民生服務的力度持續升級。三是堅持依法依規督查。將督查工作貫穿于市政府重大決策落地的全過程,不斷增強政府督查的穿透性權威性。實行“急事快督、專項工作專項督、常規工作季度督、共性問題開展督查調研”的工作模式,依法依規對重點事項進行專項督查、現場督查、聯合檢查、暗訪回訪,確保督查事項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五)深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打造高效便民服務型政府
今年以來,始終把簡政放權作為推動縣域發展的有力抓手,印發《關于梳理一批市級行政職權事項調整由縣(區)政府(管委會)實施工作方案》,聯合市“百千萬工程”指揮辦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擴權強縣改革工作的通知》,認真梳理擬調整由各縣(區)實施的市級行政職權事項125項,涉及財政、自然資源、生態、住建、文廣旅體、市場監管、城管等7個領域,目前擬調整事項已依法調整由相關縣區實施。支持東源縣開展縣鎮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工作,聯合市“百千萬工程”指揮辦、市委編辦印發《關于開展行政職權梳理工作的通知》,指導市直部門逐一梳理本部門行政職權(含權責清單、內部管理事項),共梳理91項市級行政職權事項擬調整由東源縣實施。同時,市政府辦公室結合工作情況,起草呈批《河源市人民政府關于將部分市級行政職權事項調整由東源縣實施的決定(稿)》和《河源市人民政府決定調整的市級行政職權事項目錄》。
(六)加強行政權力制約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一是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監督。認真組織開展國家、省、市級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工作,印發《河源市政府系統2024年省、市建議提案辦理工作方案》,對各承辦單位進一步明確責任、細化工作要求。抓好建議提案辦理工作的跟蹤落實,及時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報告辦理進展情況。全年共接收省、市人大代表建議71件,省、市政協委員提案141件,均已辦結,辦復率100%。二是積極推動審計監督。根據市政府工作安排,推動財政、審計部門加強專項資金監管力度,完善各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進一步提升資金使用效益。積極配合做好市政府領導同志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落實審計全覆蓋的要求,加強對審計發現問題的督查督辦,確保整改任務落實到位。三是主動接受司法監督。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受理行政案件,支持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機制,推動政府系統訴源治理,降低涉法涉訴法律風險,自覺維護司法權威。
二、存在問題
雖然我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不足:一是法治工作創新還不夠多,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新經驗較少。二是少數干部職工學習不夠深入,對有些法律法規不夠熟悉,文件審核的質量、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
三、2025年工作安排
(一)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關于法治政府建設的決策部署,嚴格貫徹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法治政府建設主體責任,聚焦法治政府建設重點工作任務,制定職責清單,定期部署推進,將法治政府建設納入年度工作計劃,并與各項業務工作同部署、同推進,確保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法治政府建設全過程和各方面。
(二)進一步提升法治水平。開展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活動,推動各級領導干部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堅持和完善辦公室黨組和全體干部職工集體學法制度,通過舉辦普法講座、召開經驗交流工作會議等方式,持續開展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文件等宣傳工作,不斷提升辦公室干部職工依法依規辦事能力。
(三)進一步強化法治服務。聚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和法治建設薄弱環節,進一步加強市政府法治重點工作的統籌協調,認真做好辦文辦會、審核把關、督查督辦等工作,全力服務保障市政府依法依規履職,助推法治政府建設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