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市府辦公室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辦公廳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緊扣中央、省、市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求,圍繞省委“1310”具體部署,扎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加強黨對法治政府建設的領導
一是堅持把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法治政府建設的首要政治任務,深刻領悟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精髓要義,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論述,及時跟進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法治建設的最新要求。二是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今年以來,市政府黨組共召開黨組會議24次、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會5次,跟進學習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49項;市府辦公室黨組共召開黨組會議23次、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會5次,跟進學習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40項。在市政府常務會議上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論述,學習《鄉村振興責任制實施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等法律法規文件,聽取我市2022年度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工作情況,研究審議河源市政府2023年立法工作計劃,不斷強化領導干部的法治思維。三是督促全體干部職工完成“廣東省國家工作人員學法考試系統”在線學習和學法考試的工作任務;按要求參加旁聽庭審,組織全體干部職工觀看庭審直播,做到以案明紀、以案釋法、以案示警,著力提升本辦干部職工的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
(二)堅持科學統籌精準施策,服務推動全市法治重點工作落地見效
一是充分發揮參謀助手作用,在文稿起草、文件審核、會務承辦等“三服務”工作全程嚴格法治把關,認真審核印發《河源市人民政府2023年度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河源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河源市發展水經濟產業若干政策措施(試行)的通知》《河源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河源市鼓勵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政策措施的通知》等文件,進一步強化市政府規范性文件起草審查要求。二是服務全市司法事業高質量發展,統籌推進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立法,推動出臺《河源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為我市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有效彌補了我市在文明行為立法方面的空白。三是協助成立“河源市營商環境法治服務監督中心”,搭建“一站式”服務和監督平臺,讓企業安心經營、放心投資、專心創業,全面提升各類市場主體的獲得感和滿意度,為河源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推動河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全面深化政務公開,不斷提升河源政務服務水平
一是緊緊圍繞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任務,認真執行《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嚴格落實法定主動公開內容要求,加強重大決策全面公開、深化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強化政策文件集中公開。二是進一步加強公開制度化、標準化、信息化建設,推動政府系統各單位健全重大敏感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制,組織各縣(區)各部門健全政府信息管理、信息發布、解讀回應、依申請公開、公眾參與、監督考核等制度,切實提高法治政府建設透明度水平,確保人民群眾知情權利。三是結合實際,制定出臺《河源市政府政務信息工作實施細則》,進一步強化全市政務信息報送工作,提高政務信息編發質量,實現政務信息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為政府把握全局、科學決策、精準施政提供信息服務,展示政府工作良好風貌和成效。四是推動政策解讀回應提質增效,綜合運用在線訪談、圖文動畫、短視頻等方式以及邀請專家、媒體對重大政策開展深度解讀,不斷創新解讀形式。同時及時回應社會關心關切,按期辦理留言中心收到的網民留言,今年以來,共受理網民留言123條,辦結122條、在辦1條,受理率達到100%、辦結率達到99%,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明顯提升。五是不斷加強政務公開隊伍建設,通過線上會議、授課指導、跟班輪訓等多種方式,強化政務公開業務培訓交流,開展政務公開考核評估工作,以考核評估助推政務公開工作提質增效,不斷提高全市政務公開隊伍專業化水平。
(四)扎實做好督查督辦,高質高效完成各項工作目標任務
一是認真落實市委書記、市長“面對面”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機制,今年以來,聯合市有關單位向市民和網友公開征集問題訴求1503宗,舉辦了4場“面對面”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座談會,讓民生工作從政府“端菜”變為群眾“點菜”,推動政府公共服務供給模式從“大水漫灌”變為“精準滴灌”,民生服務的力度持續升級。二是嚴格落實《政府督查工作條例》,會同市“面對面”工作專班聚焦“菜籃子”“政務服務”“旅游服務”“道路安全與交通秩序”等民生問題,強化督查督辦,除定期督查交辦清單、實現全流程閉環管理外,還著力完善群眾評價機制,定期向群眾反饋辦理進度。三是不斷增強政府督查的穿透性權威性,堅持將督查工作貫穿于市政府重大決策落地的全過程,實行“急事快督、專項工作專項督、常規工作季度督、共性問題開展督查調研”的工作模式,對重點事項進行專項督查,對落實不力、推進滯后事項開展復盤調研,并運用現場督查、聯合檢查、暗訪回訪等方式滾動督辦“互聯網+督查”留言線索。
(五)深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傾力打造高效便民服務型政府
一是簡政放權,擴大縣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市府辦公室牽頭開展市級行政職權事項調整工作,審核發布了《河源市人民政府關于調整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綜合行政執法職權的公告》《關于委托市燈塔盆地農高區第一批市級經濟和社會管理權限的通知》《關于調整實施一批市級自然資源行政職權事項的決定》,進一步深化我市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綜合行政執法改革以及賦予縣(區)更多市級行政職權,切實做到依法、科學、穩妥下放職權。二是放管結合,提升政府監管效能。圍繞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全領域監管,理清責任鏈條、提高履責效能,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監管體系。今年以來,共對12330戶監管對象進行了“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檢查,對495戶監管對象進行部門聯合抽查檢查。三是統籌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牽頭推動建成“河源市人民政府政務辦公平臺”,促進了政府各部門政務信息共享共用和業務流程協同,有效提升政府各部門的行政效能;提升政務服務一體通辦能力,聚焦企業、群眾跨區域辦事需求,積極開展政務服務“市內通辦”,已實現323個政務服務事項“市內通辦”,并與各通辦地區累計實現2500多項事項“跨域辦”,有效減少群眾辦事跑腿,不斷提升企業、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六)加強行政權力制約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一是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監督。認真組織開展國家、省、市級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工作,印發《河源市政府系統2023年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工作方案》《河源市政府系統2023年政協提案辦理工作方案》,對各承辦單位進一步明確責任,細化工作要求。抓好建議提案辦理工作的跟蹤落實,及時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報告辦理進展情況,有效統籌辦好建議提案。全年共接收省、市人大代表建議118件,省、市政協委員提案141件,均已辦結,辦復率100%。二是積極推動審計監督。根據市政府工作安排,推動財政、審計部門加強專項資金監管力度,完善各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進一步提升資金使用效益。積極配合做好市政府領導同志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落實審計全覆蓋的要求,加強對審計發現問題的督查督辦,確保整改任務落實到位。三是主動接受司法監督。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受理行政案件,支持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認真履行以行政機關為被告的民事、行政案件生效裁判,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機制,推動政府系統訴源治理,降低涉法涉訴法律風險,自覺維護司法權威。
二、存在問題
雖然我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不足:一是法治工作創新還不夠多,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新經驗較少。二是少數干部職工學習不夠深入,對有些法律法規不夠熟悉,文件審核的質量、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
三、2024年工作安排
(一)持續全面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求。嚴格貫徹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法治政府建設主體責任,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關于法治政府建設的決策部署,聚焦法治政府建設重點工作任務,制定職責清單,定期部署推進。進一步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將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法治政府建設全過程和各方面,將法治政府建設納入年度工作計劃,并與各項業務工作同部署、同推進。
(二)不斷提高干部職工的法治化水平。開展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活動,推動各級領導干部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繼續堅持和完善辦公室黨組和全體干部職工集體學法制度,通過舉辦普法講座、召開經驗交流工作會議等方式,持續開展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文件等宣傳工作,堅持以理論與實踐、學習和運用相統一,著力提升辦公室干部職工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調矛盾、化風險、解難題,依法依規辦事的能力。
(三)進一步加強依法行政能力建設。認真履行“三服務”職能,堅持立足中樞服務保障市政府依法履職,聚焦黨中央關注、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和法治建設薄弱環節,持續抓好市政府法治重點工作統籌協調,切實做好辦文辦會、審核把關、督查督辦等各項工作,全力增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時代性、針對性、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