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河源市市場監管局認真落實市場監管總局和省市場監管局的決策部署,迅速組織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市場銷售長江流域非法捕撈漁獲物違法行為。截至目前,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共出動執法人員8676人次,檢查水產制品生產企業、加工小作坊51家次,農(集)貿市場3260家次,商場、超市3009家次,餐飲單位6201家次,監測電商平臺(網站)216家次,對電商平臺開展行政指導4次,監測廣告443條次,檢查高速公路、車站碼頭、機場、農貿市場等區域場所廣告397條次,開展聯合執法、檢查、專項督查5次。行動中,暫未發現我市存在銷售使用長江流域非法捕撈漁獲物違法違規行為。主要做法有:
(一)加強組織領導,層層壓實責任。成立以市局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工作專班,制定工作方案,細化工作舉措、全鏈條壓實責任。 市局主要領導多次組織召開會議和率隊到縣區開展督導檢查,研究部署和推進嚴厲打擊市場銷售長江流域非法捕撈漁獲物違法行為行動。
(二)強化注冊把關,嚴把市場準入。通過注冊登記系統全面摸排名稱和經營范圍涉及“江鮮”“捕撈”等字樣的餐飲單位和水產品加工銷售企業底數,對不符合要求的予以變更或撤銷,對今后新增經營范圍、名稱中含有“江鮮”等字樣的企業,嚴格依法把好市場準入關。
(三)結合日常監管,全面開展摸查。組織全市市場監管系統立足職能職責,采取有力措施,迅速開展打擊市場銷售長江流域非法捕撈漁獲物專項行動。重點對經營范圍中涉及“江鮮”“捕撈”“野生”等字樣的餐飲單位和水產品加工銷售企業、農(集)貿市場進行檢查,做到“八個禁止”。與轄區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等市場的開辦者簽訂責任書,監督市場開辦者認真執行《廣東省商品交易市場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切實履行市場管理職責,指導、督促場內經營者建立并執行商品進貨查驗和索證索票、進銷貨臺賬等制度。
(四)啟動線上監測,加大打擊力度。督促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履行法定責任和義務,自覺規范經營行為。督促網絡訂餐平臺經營者開展對經營禁捕流域水產品的自查,要求“美團外賣”“餓了么”等平臺落實平臺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抓好對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經營“長江野生魚”等相關菜品的核查監測,及時發現相關違規信息并依法處理。對發布有關捕撈、出售、購買、運輸、轉讓、加工、消費長江流域非法捕撈漁獲物的違法違規廣告線索,第一時間進行核查處理。對經營者以“野生長江魚”“野生江鮮”等為噱頭欺騙、誤導消費者,構成虛假宣傳不正當競爭行為的,依法嚴厲查處。
(五)強化協調聯動,形成監管合力。先后3次聯合農業、公安等部門組成聯合檢查組,深入開展專項行動,強化監管執法,以農貿市場、水產品經營單位,以水產品為特色的餐飲單位、大型超市等相關河魚、河鮮交易市場和場所為重點,采取聯合執法、突擊檢查、明察暗訪等方式,不給販賣交易“長江野生魚”、“野生江鮮”任何機會,徹底斬斷長江流域非法捕撈漁獲物市場銷售產業鏈。
(六)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濃厚氛圍。多渠道、多形式開展宣傳活動,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新聞媒體新媒體平臺刊發宣傳海報圖片、在人口密集地懸掛橫幅和組織轄區經營戶通過LED屏滾動播放專項行動宣傳標語,在各辦公場所和集貿市場、超市、商場等宣傳欄張貼和向廣大經營者、消費者進行發放《關于嚴厲打擊市場經營長江流域非法捕撈漁獲物的行政告知書》和《致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和廣大消費者的倡議書》等方式,同時結合日常檢查,積極向轄區市場經營主體廣泛宣傳專項行動相關法律法規知識,督促經營戶落實主體責任、自覺守法經營,嚴禁銷售使用長江流域非法捕撈漁獲物。截至目前,共在各類新聞媒體宣傳報道10次,張貼、發放宣傳資料21644份,懸掛橫幅117條,通過LED屏滾動播放專項行動宣傳標語12746條次。
(市市場監管局 張奕聰 王國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