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市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具體指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精神為指導,按照中央《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廣東省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6-2020)》和《河源市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2017-2020)》有關要求,緊緊圍繞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戰略部署,持續深化市屬國有企業改革,大力提高監管機構依法行權履責工作水平,深入推進依法行政,現將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匯報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推動法治建設責任落實
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市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清單的要求,及時調整了法治建設領導小組,委主要負責人為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將法治建設納入國資系統發展總體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與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同部署、同推進、同督促、同考核、同獎懲,履責情況納入年度述職內容。堅持依法監管、依法治企與制度治黨、依規治黨統籌推進,堅持國資委機關法治建設和國有企業法治建設同步部署。切實落實市屬國有企業主要負責人的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責任,全面推進國有企業法治建設,努力打造治理完善、經營合規、管理規范、守法誠信的法治國企。
(二)推進國資監管機構法治建設
1.部署市國資委機關法治建設。制訂《市國資委推進法治建設工作實施方案》,堅持依法履行職責、依法建章立制、依法規范決策共同推進,深入推進依法監管,提高出資人法律服務水平,將國資委加快建設成為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履職規范、公開透明、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國資監管法治機構。堅持依法決策,落實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在市國資委機關和直接監管企業全面推行法律顧問制度。
2.修訂完善出資人監管權力和責任清單。結合職能轉變和機構調整,科學界定國有資產出資人監管的邊界,進一步調整、優化監管職能,適時梳理修訂完善出資人監管權力和責任清單。
3.依法強化國有資產監督。完善各類監督制度,切實發揮外派監事會、審計和紀檢等監督作用,加快形成全面覆蓋、分工明確、協同配合、制約有力的國有資產監督體系。加強和改進國資委委派董事監事的履職管理,建立重大事項報告制度。
(三)推進法治國企建設
1.明確了企業法治工作基本要求。根據我省《關于推行法律顧問制度和公職律師公司律師制度的實施意見》,指導監管企業推行法律顧問制度,推進企業依法經營、合規管理。至目前,市國資委和絕大部分市屬國有企業均聘請了法律顧問,在實際工作中,各法律顧問認真履行職責,積極為企業重大決策、重大行政行為提供法律意見,切實維護企業合法權益,有效預防了法律風險,為保障企業正常經營發展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2.著力推進依法治理。修訂完善公司章程,依法明確“三會一層”職責邊界和履職程序,健全議事規則,推動形成權責對等、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治理機制。依法明確黨組織在決策、執行、監督各環節的權責和工作方式,明確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 的法定地位。
3.進一步推進規范管理。進一步規范企業重大事項的決策程序,著力提高規章制度、經濟合同、重要決策三項法律審核質量,加強風險識別、預警和合同履約全程管控,推動法律管理與經營管理深度融合。建立合規管理機制,強化規章制度執行檢查,提升企業管理效能。
4.全面加強法律糾紛案件管理。指導督促監管企業健全案件管理制度,嚴格執行重大糾紛案件逐級報備和跟蹤機制。
(四)加大法治宣傳教育力度
1.認真貫徹實施“七五”普法規劃。認真落實委機關工作人員學法用法、任前考法、年終述法、憲法宣誓等制度,把法律知識特別是黨紀黨規納入黨委中心組學習內容和各支部學習計劃。依托市學法用法及考試平臺資源,抓好經常性學法活動。機關工作人員按照普法部門要求認真做好學法用法考試工作,參考率100%,各監管企業也認真落實學法用法制度,重點圍繞誠信守法經營開展法治宣傳,建立健全誠信守法經營工作機制。
2.加強法治宣傳媒體平臺建設。推動法治宣傳教育常態化,在有效利用報紙、電視、板報、宣傳欄、宣傳橫幅等傳統宣傳媒介的同時,推進“互聯網+法治宣傳”活動,做好微信、微博、QQ群、手機客戶端等新媒體運用。利用國家憲法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等重要節點,組織開展以案釋法、旁聽庭審、警示教育等活動,不斷拓寬學法渠道。
二、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一年來,在市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指導下,我委的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法治政府建設隊伍水平不高,目前我委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專業技術人員力量不足,依法行權履職水平有待提高;二是相關制度需要進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措施和抓落實的力度有待加強;三是對依法行政工作的指導不夠深入,委機關在為企業提供的法律服務方面有待改進。
三、今后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委將進一步健全完善制度機制,強化任務措施督促檢查,推動依法監管、依法治企再上新臺階,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充分認識推進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建設法治政府的重要性。深入開展普法教育,增強黨紀法規意識,努力提高法治水平、增強依法行政的能力,進一步貫徹落實好法治建設工作總體部署和規劃。
二是堅持從國資監管實際需要出發,加強制度建設,提高規范性文件的可操作性。健全科學民主決策機制。建立和完善行政決策規則和程序,健全重大事項決策的協商和協調機制,健全對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決策的公示制度,健全對涉及法律問題的重大事項決策的合法性審查制度,實現行政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規范化。
三是進一步構建更具保障力的國資法治建設組織體系和監管體系。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強化出資人制度建設。
四是進一步構建更具控制力的企業法律風險防范體系。加強合同管理,加強法律糾紛案件處置,建立健全法律風險管控機制。
五是加強法規政策的宣傳教育。采取向機關工作人員宣傳和向機關企業職工群眾宣傳相結合、法律知識宣傳與案例宣傳相結合、日常宣傳與集中宣傳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教育,大力提高委機關工作人員依法行政的意識和水平,營造依法行政的良好環境和氛圍。
六是完善信訪制度,確保信訪渠道暢通。完善信訪處理規則,及時辦理信訪事項,完善維護正當權益和懲治違法行為相結合的化解工作機制,進一步加大依法處理企業改制遺留問題、職工訴求和經營活動糾紛的力度。
七是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引導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積極開展法治意識和能力教育,大力培育既具有法治思維習慣和能力、又具有企業經營管理經驗和能力的新型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
市國資委
2019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