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質量強市建設,全面提升我市質量總體水平,近日,市委、市政府印發了《河源市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是我市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關于質量提升決策部署的具體舉措,是今后我市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準則。《實施方案》的出臺,將更好的推動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為河源建設成為全省綠色發展的示范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排頭兵提供強有力的質量支撐。
《實施方案》包括總體要求、工作措施、加強組織領導三大部分,提出了到2020年,產品、工程、服務和環境質量全面提高,質量品牌持續增加,質量基礎設施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對質量的滿意度不斷提高的總體目標。
《實施方案》結合我市實際,制定了五大方面重點措施:
一是全面提升質量供給水平。明確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重點領域,除中央、省部署的農產品、食品藥品、消費品、產業、工程、服務等領域外,結合我市實際,細化了農產品、產業發展、服務業質量提升的措施要求,并重點對環境質量提升工作進行細化,確保完成著力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新格局,水環境質量保持全省第一、大氣環境質量保持全省前列、土壤環境質量優于評估標準的目標任務。
二是破除質量提升瓶頸。重點是實施重點耐用品質量整治提升工程;實施農村重點產品質量整治提升工程;實施中小企業質量整治提升工作;大力開展質量技術攻關;深化標準化綜合改革;大力推動質量創新;深化品牌建設工作;加強全面質量監管;營造共建共治共享質量治理格局。
三是構建現代化質量基礎設施體系。重點是構建現代先進測量體系;構建先進標準體系;加強質量認證體系建設;提升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綜合服務水平;完善技術性貿易措施體系。
四是完善質量發展政策措施。部署了加強質量信用體系建設;加大財政金融扶持力度;健全質量人才教育培養體系;健全質量激勵制度。結合我市“創文”工作,將我市誠信“紅黑榜”制度作為我市質量信用體系建設的重點工作,通過褒揚誠信、懲戒失信,營造有利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良好政策導向、利益機制和社會輿論環境。
五是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對加強黨對質量工作領導、狠抓督查考核、加強宣傳動員等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近年來,我市深入推進質量強市建設,全市質量供給水平不斷提高,連續三年順利通過省政府對地級以上市政府質量工作考核。全市產品質量穩步提升,產品質量抽查合格率保持在93%以上,截至目前,共有中國地理標志3個、廣東省名牌產品61個、省名特優新農產品76個、綠色食品認證68個、有機食品認證100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335個。全市通過了質量管理體系等認證企業408家,工業產品、食品相關產品生產許可證共54張,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664張。 (市市場監管局 陳文華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