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類)
河發改函〔2025〕140號
鄧小智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落實穩商措施優化營商環境的提案收悉,經綜合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財政局、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政務和數據局等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一、關于“加強政策執行力,建立跨部門協調機制”的建議
(一)建立政策落實跟蹤機制。市發展改革局充分發揮市全面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專班作用,圍繞產業建設“大會戰”工作方案和優化產業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各項任務要求,建立月調度工作機制,指定專人跟蹤各有關單位政策制定和落實情況,對任務進展緩慢的單位及時通報提醒,確保各項措施落地見效。
(二)強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市市場監管局推進全市各監管部門大力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與信用風險分級分類有機融合,推動跨部門聯合監管;每年3月份統籌制定全市“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計劃,選取本領域內信用等級高而風險等級低且涉及多部門檢查的企業,列入涉企“綜合查一次”清單,努力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有效避免重復檢查、執法擾企,切實減少對企業的干擾。
(三)推動審批服務提質增效。市政務和數據局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減少企業在辦理各項事務時的跑動次數,降低辦事成本(社會投資項目審批時限已壓縮至50個工作日);大力推廣電子印章和電子證照的應用,逐步減少甚至取消紙質材料的提交(僅限于特殊要求的情況除外),從而有效降低企業因辦理各項行政事務而產生的材料成本。
二、關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園區的整體配套水平”的建議
(一)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市財政局通過“一般公共預算+債券資金”雙渠道協同發力,系統性強化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保障;2024年,共統籌安排64.82億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提升整體配套水平;2025年統籌安排266萬元用于支持市級招商活動,不斷優化投資環境,保障全市招商引資工作順利開展。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指導各縣(區)加快省產業園區規劃范圍及周邊道路、通信、供電、排污、綠化等公共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并將省產業園區及周邊區域的生活、醫療、教育等公共生活服務設施納入國土空間和城市總體規劃統籌布局,打造宜居宜業的幸福園區;2024年,各省產業園區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43.63億元,完成“三通一平”4.5平方公里。
(二)強化產業項目用地保障。我市緊盯園區閑置、低效用地,開展產業園區用地整治提升行動,累計整治盤活園區存量產業用地15418畝,累計推動392個、計劃投資額725億元產業項目投資建設,有效解決園區存量用地量大、用地低效等問題。加快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產業園、模具加工中心、模具配套中心、河源鵬城科技生態園項目、鹽東物流園等標準廠房建設,探索實行“先租后售、可租可售、租售并重”等新模式,預留建設“只租不售”標準廠房;2023-2024年,主平臺新建成標準廠房面積121萬平方米。
(三)提升招商項目服務水平。市商務局牽頭制定《河源市招商引資項目全閉環管理工作機制(試行)》,實行“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抓到底”推進工作機制,堅持從項目洽談、項目審批到項目落地,實行全程代辦、幫辦,為投資者提供周到、貼心、優質的服務;出臺《河源市招商引資項目跨區域流轉和利益共享機制》,實現招商資源優化配置,著力形成全市招商“一盤棋”工作格局;出臺《河源市招商引資項目評估工作指引(試行)》,確保引進一批符合我市產業發展要求的優質項目。
三、關于“強化產業協同,讓企業健康發展”的建議
(一)支持食品企業發展壯大。市市場監管局全面落實《擦亮河源美食品牌形象推動河源米粉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以商標品牌培育指導站為抓手,推動河源美食生產加工、餐飲企業培育和申請注冊自主商標品牌;積極推薦“河源米粉”地理標志產品參加知識產權相關展會賽事活動,指導“河源米粉霸王花”“河源米粉—綠雅湖”分別在首屆、第二屆粵創賽中榮獲地理標志組金獎,進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二)推進企業標準化管理。市市場監管局貫徹落實《團體標準管理規定》《全國工商聯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于鼓勵、引導和規范工商聯所屬商會開展團體標準化工作的意見(試行)》要求,引導行業協會商會加強標準化制度建設,積極推動先進的團體標準、企業標準轉化為行業標準、國家標準。
四、關于“落實優惠政策,降低企業投資成本”的建議
(一)做好政策宣傳解讀。市財政局印發《關于開展2025年惠企利民財政補貼政策上線“粵財扶助”平臺工作的通知》,明確政策梳理要求,有效解決企業和群眾在申報政策補貼時“申報入口找不到、財政補貼政策看不懂”等痛點問題。市商務局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以舊換新政策解讀,組織相關企業參與2025年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及3C產品購新補貼活動培訓,確保企業準確理解和把握政策內容。
(二)落實招商引資政策措施。市商務局通過上門指導、圓桌座談等方式引導企業按《廣東省進一步加大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資力度的專項實施方案》《廣東省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若干措施》有關獎勵政策要求規范投資方式,協助企業提前做好申報材料等工作,在同等條件和企業規模情況下,我市投資企業項目獲得支持概率更大;編制《河源市“1+3”產業鏈招商圖譜》,印發《2025河源市招商引資攻堅行動計劃》《河源市超億元制造業項目落地全流程管理辦法(試行)》,構建“宣傳+服務+管理”全鏈條機制,推動招商項目高效落地。我市按照《促進產業有序轉移財政支持方案(修訂)》對產業承接地區的主平臺及其他省級以上工業園區的建成投產項目(企業)按照設備購置額及自建廠房固定資產投資額的不超過10%給予事后獎補;已有9家企業獲得省級促進產業有序轉移獎補資金1.15億元。
五、關于“加強對中小企業合法權益的保護”的建議
(一)組織專題教育培訓。市市場監管局舉辦中小企業維權實務、重點領域保護能力提升等專題培訓,提升中小企業知識產權創新意識,強化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用。2025年以來,共舉辦各類專題培訓10余場次。
(二)積極解決商事糾紛。市司法局推動成立了河源市民商事務調解中心,于2025年4月與市法院簽訂合作協議,訴調對接成果豐碩,為商事主體提供了更專業、更貼合實際的調解服務,對維護公平市場秩序、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保障市場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市市場監管局深入實施《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指引》,提供便利化知識產權信息檢索、法律咨詢、糾紛解決等公共服務。
(三)嚴厲打擊違法行為。市公安局強化線索搜集,用好“平安廳、局長”信箱、行政部門移送、權利人舉報、消費者投訴、行業特情耳目等渠道獲取的線索,深挖團伙性、系列性、區域性犯罪線索;強化精準打擊,緊盯重點地區、突出問題,以組織開展區域會戰、集群戰役、專項攻堅為抓手,提升打擊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市市場監管局組織開展網絡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專項行動,持續規范網絡市場競爭秩序、價格秩序,督促引導經營者杜絕各類價格違法行為和不正當競爭行為;開展“守護知識產權”、重點市場等專項執法行動,依法嚴厲打擊知識產權領域違法違規行為;2024年至今,共查辦知識產權侵權假冒案件140宗,罰沒63萬元,移送公安機關涉刑案件5宗。
六、關于“強化監督和評估機制”的建議
(一)加強營商環境考核。市發展改革局印發《河源市2024年度優化營商環境考核實施方案》,分類分級細化考核內容,明確指標牽頭單位,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并牽頭制定《河源市2025年營商環境提標優化專項行動方案》,推動各有關單位落實營商環境改革舉措,加大服務企業力度,讓企業獲得更加公平有序的經營環境。
(二)暢通政企溝通渠道。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等七部門印發《河源市“面對面”政企交流活動工作方案(修訂版)》,成立工作專班,明確每季度開展一次“面對面”政企交流活動,現場辦公研究處理企業提出的意見建議,由各縣(區)政府(管委會)和市直有關部門限期辦理,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七、關于“利用媒體的傳播廣度、力度做好宣傳工作”的建議
(一)精準普法進企業。市司法局聯合20余家單位舉辦“法治益企行”主題普法活動,吸引企業代表及群眾參與,現場解答合同簽訂、生產安全等法律問題;運用微信公眾號發布普法小視頻、以案說法等內容。聚焦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針對經營主體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開展線上普法直播活動,打造“指尖上”的法治課堂。
(二)加強招商宣傳工作。市商務局編印《河源投資指南》等招商宣傳手冊,制作更新河源市“1+3”產業招商引資宣傳片,全面展示河源市投資環境、產業基礎和發展潛力,為吸引更多投資者來河源投資興業提供有力的宣傳支撐。
下一步,我們將聚焦產業要素保障、園區投資環境、政務服務提升等方面持續優化,解決企業反映的突出問題,打好營商環境提升攻堅戰,加快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感謝您的建議,希望您多關注、支持我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給我們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
河源市發展和改革局
2025年7月24日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