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類)
河發改函〔2025〕141號
張勝利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提案收悉,經綜合市委統戰部、市民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國資委、市工商聯等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一、關于“嚴格執行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提振民營經濟發展市場信心”的建議
(一)積極打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市市場監管局督促各政策制定機關要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建立健全長效機制,防止出臺排除、限制競爭的政策措施,做好出臺的政策措施公平競爭審查工作,切實提升公平競爭審查工作質量;加強對全市公平競爭審查工作的協調指導,推進全市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有效落實,提升公平競爭審查能力和水平;加強濫用行政權力線索排查及公平競爭審查專項核查,持續清理和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及做法;積極開展“限制競爭條款多”整治工作專項行動,保障經營主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推動市場公平競爭秩序不斷好轉。積極探索與第三方法律機構的合作,通過多渠道收集問題線索,建立健全問題線索反饋機制,全面提升公平競爭審查質量。
(二)扎實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市發展改革局推動建立行政處罰決定書與信用修復告知書“兩書同達”機制;指導各縣(區)和市有關單位通過門戶網站、政務新媒體等渠道,加強信用修復政策宣傳;組織召開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培訓會,有效提升了工作人員政策水平和業務能力;積極組織各行業主管部門通過“一對一”指導、“點對點”服務等方式,引導失信主體及時開展信用修復。市市場監管局健全完善信用修復實施機制,鼓勵企業主動糾正違法失信行為;依托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推動經營主體信用信息歸集共享,不斷完善信用評級和評價機制;2022年開始,推動民營企業信用分類分級;2024年至今,推動我市個體工商戶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工作,進一步擴大對民營主體的信用評價,民營主體的信用評級和評價體系將更加完善。
(三)保障民營企業合法權益。市發展改革局會同市工信、財政、市場監管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開展清理規范涉企收費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清理規范涉企收費的目標、范圍、措施及工作要求等;聯合市市場監管局制定印發了《關于建立價格監管聯動協作機制的通知》,明確在政策文件共享、打擊價格違法行為、開展節假日市場價格聯合檢查巡查等方面實行聯動協作。市市場監管局組織開展網絡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專項行動,持續規范網絡市場競爭秩序、價格秩序,督促引導經營者杜絕各類價格違法行為和不正當競爭行為;對屬地網絡交易經營者開展現場執法檢查,組織召開座談會,督促其嚴格遵守協議規則,承諾依法合規經營。
(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市市場監管局引導行業協會商會加強標準化制度建設;鼓勵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制定和修訂工作;深入推進中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助力民營中小微企業提升質量管理能力;持續開展“計量服務中小企業行”活動,為民營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計量咨詢和技術服務;推動實施中小企業計量合作伙伴計劃,引導民營企業建立完善計量管理制度和保障體系,鼓勵民營企業通過測量管理體系認證,促進民營企業創新發展。市委統戰部、市發展改革局、市司法局、市工商聯等部門依托微信公眾號、政府網站等平臺載體以及通過舉辦民營企業家座談會、政策宣講會、線上政策宣傳等多種形式,及時發布并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及省、市配套政策措施等法律法規政策精神,確保民營企業能夠及時、準確了解政策內容,增強發展信心。
二、關于“建立現代企業管理體制,轉變人才培養觀念”的建議
(一)加強教育培訓。市委統戰部建立并動態更新民營經濟代表人士庫,選派民營企業家參加各級培訓班和交流活動,提升其政治素養、戰略眼光和創新能力,引導民營企業家增強愛國情懷、勇于創新、誠信守法、承擔社會責任,不斷激發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市工商聯聯合中國人民大學舉辦河源市工商聯(總商會)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研修班,邀請知名專家學者和企業管理咨詢機構,為民營企業提供公司治理、戰略規劃、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培訓課程,強化民營企業家的政治素養和企業經營管理能力,幫助企業提升管理水平、逐步建立現代企業管理體制。
(二)加強對外學習考察交流。市工商聯先后組織民營企業家到深圳市、河北省、山西省、福建省等地開展學習考察活動,與當地工商聯、商會座談交流,學習商業經營、組織管理、資本運作等方面的成功經驗,引導企業家們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和創新能力,為河源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三、關于“合理放寬市場準入,提高市場配置資源效率”的建議
(一)全面落實“非禁即入”等放寬民營企業市場準入的政策措施。市市場監管局在微信公眾號發布《市場準入壁壘問題線索征集公告》,對15種妨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問題廣泛面向社會征集線索,推動“非禁即入”原則真正落實見效;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要求,不斷強化公平競爭審查的剛性約束,讓民營企業享受平等政策待遇;建立健全公平競爭審查報送通報機制,強化政府部門公平競爭審查主體責任,按照審查標準和審查程序嚴格做好出臺的政策措施公平競爭審查工作,防止排除、限制競爭的政策措施出臺。
(二)搭建橋梁發揮協調作用。市工商聯加強與政府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及時反饋民營企業在市場準入方面遇到的問題和障礙,推動破除各種不合理限制和隱性壁壘,為民營企業創造更加寬松的市場準入環境,促進資源要素的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激發市場活力和創造力。
四、關于“千方百計為促進民營經濟大發展提供人才保障”的建議
(一)發揮人才政策優勢。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大力宣傳《河源市人才發展促進條例》,制定落實《條例》工作的實施方案,積極配合各業務部門建立人才創新創業項目貸款風險補償機制,加強對人才創新創業的信貸支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支持和保險保障服務等;在深化人才培養機制、拓寬人才引進渠道、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幾大方面持續發力,圍繞我市兩個“1+3”產業布局,加大力度引進創業投資高端人才,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二)完善人才服務體系。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持續優化“英才卡”申領流程和完善服務內容,支持符合條件的高層次人才申領“英才卡”并按規定享受有關政策。印發《關于河源市“英才卡”辦理和服務有關事項的通知》,進一步優化工作流程,推動人才服務提質增效,已為102名高層次人才頒發“英才卡”。
(三)多措并舉引進人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圍繞落實廣東省《“百萬英才匯南粵”2025年行動計劃》以及河源市《關于實施“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暨河源市2025年“廣納英才·智匯河源”人才招引工作方案》,緊扣“百千萬工程”和“制造業當家”核心任務,統籌推進系列招才引智活動。聯合各主管部門積極發動我市企業參與“2+N+5”綜合招聘活動,共發動33家用人單位參與,提供崗位548個,達成就業意向497人。
五、關于“提高民營經濟參與我市重大項目建設”的建議
(一)向民營企業推介重大項目。市發展改革局充分利用國家、省支持民間投資政策利好,積極落實省發展改革委關于進一步加大力度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的相關要求,有序組織動員項目單位進行推介,上報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16個、總投資61.12億元。
(二)加強國企民企交流合作。市工商聯通過政府網站、微信公眾號、執委會工作群等渠道,及時向民營企業發布我市重大項目建設信息,鼓勵民營企業參與項目投資和建設。市國資委鼓勵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雙向進入、交叉持股,優化企業股權結構,發揮資本紐帶作用,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鼓勵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共同設立產業基金,參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百千萬工程”等項目。
(三)組織參與省市重點活動。市委統戰部組織開展綠美河源、同心助殘活動以及“百會助百鎮”“萬企興萬村”助力“百千萬工程”行動,發動110個統戰團體和商協會結對幫扶101個鄉鎮,實施結對項目154個,投入幫扶資金3537.63萬元;發動1703家企業結對幫扶3262個村,實施項目2212個,投入幫扶資金約2.8億元,深度融入“百千萬工程”,積極助力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
下一步,我們將充分吸納借鑒您提出的建議,從優化營商環境、加強政策落實、助力企業吸納人才、吸引更多民營企業參與重大項目建設等多維度發力,推動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感謝您對民營經濟發展工作的關心關注,歡迎您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河源市發展和改革局
2025年7月24日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