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河源市基層委員會、吳水平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大力發展河源森林康養產業的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視提案內容,經綜合市民政局、市衛生健康局、市自然資源局、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等部門意見,現就提案中的建議答復如下:
一、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市積極推動森林康養產業發展,在國家和省的關心支持下,我市有6條森林旅游線路被評為省森林旅游特色線路,7個經營森林旅游的單位被評為省森林旅游新興品牌地,12個森林經營單位被評為廣東省南粵森林人家,4個經營森林康養的單位被評為國家級或省級森林康養基地,1條串聯了13個自然保護地組成的“綠色園地”和12個紅色革命遺址和紀念地的線路被評為“南粵紅綠徑”特色線路。其中源城區野趣溝旅游風景區被評為國家級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單位,和平縣古樹森林康養基地、和平縣弘順森林康養基地被評為省級森林康養基地,和平縣熱水溫泉森林康養基地入選為省級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單位。此外,依托豐富的森林資源,打造一批森林康養精品線路、民宿、鄉村休閑及露營康養旅游產品。目前,我市已登記民宿293家,打造了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2條、省鄉村旅游精品線路10條、河源市“戶外+農文旅”鄉村徒步(騎行)線路33條以及香車峽谷帳篷營地等一批森林休閑旅游露營地。
二、主要做法
(一)積極做好宣傳推介。充分利用植樹節、濕地日、愛鳥周等活動,在省內和市內主流媒體以及“萬綠河源”微信公眾號、視頻號、抖音號等多種媒體、多平臺、多渠道積極開展森林旅游康養宣傳活動,推廣森林旅游康養和生態保護知識,發布森林旅游康養景點信息,增加群眾關注度。積極參加廣東旅博會、廣東文化和旅游產業投融資對接會及深圳國際文博會,專題推介河源康養生態旅游產業資源,打響河源市康養生態旅游產業品牌。同時,通過舉辦豐富多彩、高品質的森林文化活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森林文化發展成果,提高河源林業文化品位,打造具有河源特色的多彩森林旅游康養文化品牌。
(二)科學謀劃森林康養旅游產業。近年來,為了加快并規范我市森林康養旅游的發展,嚴格按照“先規劃后建設”和“嚴格保護、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原則,堅持科學規劃,防止盲目開發、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破壞生態環境與自然景觀,我市先后編制了《河源市關于加快促進鄉村旅游發展的意見》《河源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萬綠生態休閑旅游產業園總體規劃》《河源市全域旅游發展規劃》《河源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發展“十四五”規劃》《河源康養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等政策文件,明確康養旅游產業發展目標、規劃布局和任務措施,全力推動康養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三)推進森林旅游建設。充分發揮河源森林資源優異和旅游條件成熟的優勢,以野趣溝、萬綠谷、春沐源、越王山和霍山等森林旅游景區為示范,打造森林旅游康養重點品牌。通過完善森林步道系統,建設公共服務設施,推進景區植被景觀改造,提高管理服務智慧化水平,改善景區外部交通條件,豐富森林旅游康養生態文化內涵,我市的森林旅游康養建設水平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通過深入挖掘綠水青山中的紅色資源,打造集自然景觀、紅色文化、歷史遺跡、學習園地于一體的“南粵紅綠徑”,向社會提供鮮活的森林生態產品,讓民眾共享生態文明建設成果,使之成為可游、可觀、可學的紅色革命教育、生態文化教育、森林生態旅游、研學實踐體驗的新載體。
(四)加強專業人才培養。為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加快我市鄉村文旅業態高質量發展,提升我市康養文旅項目規劃、運營和執行能力,近兩年,我市多次舉辦了河源市“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鎮村”鄉村文旅業態打造實務、河源市鄉村振興示范帶鄉村文旅業態打造實務、河源市鄉村酒店(民宿)新媒體運營、河源市民宿服務員等培訓,成立了河源市鄉村文旅(民宿)產業學院、河源市數字農旅與文創研發中心,組建專家智庫以及雙師型師資團隊,搭建政校行企共建發展平臺,針對鄉村文旅、民宿發展遇到的人才、信息、技能等方面的瓶頸和問題提供了技能型人才保障。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下來,我市將以此次提案為契機,進一步加強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共同推進河源市森林康養產業的發展。
(一)優化康養產業空間規劃。市林業局將加強與市直相關部門對接,充分銜接生態康養有關內容,以萬綠湖和東江為全域旅游發展紐帶,結合山水景觀、鄉村田園、文化遺產和魅力城鎮等旅游載體,建設面向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康養旅游大花園。其中,在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中的重點項目清單落實了河源巴伐利亞康養、河源仙洞文旅康養、東江源國際康養旅居度假中心、和平綠谷康養特色小鎮、紫金縣敬梓溫泉康養產業小鎮等項目。目前,市、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已經省政府批復實施,作為建設項目用地報批的依據,更好地推動我市康養產業發展。
(二)保障森林康養產業用地需求。自然資源部門圍繞環萬綠湖世界級“湖泊+”綠色發展先行區建設重點任務,助力河源森林康養產業發展,于4月24日印發了《關于摸排河源市環萬綠湖世界級“湖泊+”綠色發展先行區2025年新增建設用地指標需求的函》,全面摸底源城區人民政府、東源縣人民政府、市高新區管委會、燈塔盆地農高區管委會關于環萬綠湖世界級“湖泊+”綠色發展先行區2025年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的需求情況,對萬綠湖濱水森林療養建設項目加快審批進度,促進項目盡快落地。對其他各縣(區)森林康養相關項目及配套基礎設施,在確保有序開發、錯位競爭,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的基礎上,指導各縣(區)有關部門加快農轉用建設用地審批流程,保障森林康養產業項目合理用地需求。
(三)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及管理力度。以科學規劃為引領,系統完善森林旅游康養基礎設施,為游客打造更加優質、便捷、舒適的旅游康養環境。根據不同游客群體的需求,合理規劃建設不同難度等級的步道,如親子休閑步道、專業登山步道等,在步道沿線增設休息亭、觀景臺、科普標識牌等設施,提升步道的趣味性和知識性。引導森林旅游企業建立系統化管理流程,通過規范學習、多渠道培訓、定期考核等方式全面提升森林旅游康養服務水平,同時增強服務意識,提升森林旅游康養服務檔次,與旅游標準化接軌。積極向上級爭取對森林康養基地建設、森林旅游項目、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等財政支持力度,同時積極引導商業性金融機構、產業投資基金和民間資本參與,對符合政策規定的森林康養基地建設、森林旅游項目納入林業貸款貼息補助范圍。
(四)打造旅游精品及宣傳推廣。我市繼續支持和推動森林旅游康養發展,定制有地方特色的森林旅游康養產品和森林旅游線路,針對不同年齡段的群體開發體驗性強、互動性強的森林旅游康養項目,加大森林旅游康養公共服務力度。聚焦森林旅游康養目的地建設,創新森林旅游康養協調發展機制,提升森林旅游康養精品目的地發展質量。不斷加強特色線路的宣傳、建設和管理,挖掘文化內涵,彰顯地方特色,努力打造“南粵紅綠徑”知名品牌,為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出示范。通過微信公眾號、抖音、廣告等多平臺多渠道開展宣傳,將森林旅游康養產品包裝好,進一步提升森林旅游特色線路和森林康養基地知名度,引導游客文明、安全、理性、綠色出行。
河源市林業局
2025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