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類)
河衛健案函〔2024〕16號
民進河源市基層委員會,吳水平委員:
你們提出的關于做好預防性體檢的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視,逐條進行認真分析研究,結合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意見,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一、明確預防性體檢定義和人群范疇
《預防性健康檢查管理辦法》(衛生部令第41號)于2016年廢止后,目前尚無文件對預防性體檢定義和人群作出規范化解釋,對于預防性體檢的定義模糊不清,無法可依。
我局根據省衛生計生委、省財政廳《轉發關于進一步做好預防性體檢等三項工作的通知》(粵衛函〔2018〕1358號)中“嚴把體檢對象入口關,確保體檢人員為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需要進行預防性體檢的人員,要求用人單位認真組織并提供必要的手續”要求,會同市市場監管局認真梳理相關法律條文,明確需要進行預防性體檢的人群。
(一)法律條文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五條規定,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生產經營人員應當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明后方可上崗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第五十條規定,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藥品生產企業、藥品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中直接接觸藥品的工作人員,應當每年進行健康檢查。
《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第三十一條規定,直接接觸藥品
的生產人員上崗前應當接受健康檢查,以后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健康檢查。
《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第三十條規定,質量管理、驗收、養護、儲存等直接接觸藥品崗位的人員應當進行崗前及年度健康檢查,并建立健康檔案。
《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受托生產企業應當建立并執行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
《化妝品生產經營監督管理辦法》第二十九條規定,直接從事化妝品生產活動的人員應當每年接受健康檢查。
《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第十一條規定,直接從事供、管水的人員必須取得體檢合格證后方可上崗工作,并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第七條規定,公共場所直接為顧客服務的人員,持有“健康合格證”方能從事本職工作。
(二)“健康檢查”或持有“健康合格證”人群
經梳理需“健康檢查”或持有“健康合格證”人群共有5個類別,其中1-3類是由市場監管部門梳理出的監管范疇,4-5類屬衛生健康部門監管范疇。
1.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生產經營人員;
2.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藥品生產企業、藥品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中直接接觸藥品的人員;
3.直接從事化妝品生產活動的人員;
4.直接從事供、管生活飲用水的人員;
5.公共場所直接為顧客服務的人員。
二、關于預防性體檢機構指定
提案建議“由符合條件的疾控中心和公辦醫療機構承擔,必要時可委托符合條件的民辦醫療機構開展免費預防性體檢”。根據相關規定,2018年起,我市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不再承擔一般性醫療服務職能,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均可承擔預防性體檢。
(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職能
既往,我市旅店業、理發美容店、娛樂場所、游泳場(館)等公共場所直接為顧客服務的人員和飲用水生產經營人員的預防性健康檢查工作由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負責。
2017年,國家衛生計生委、財政部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預防性體檢等三項工作的通知》(國衛財務發〔2017〕61號),指出“逐步實現公共衛生服務與醫療服務分開,將預防性體檢工作逐步過渡到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承擔”;根據《關于進一步加強市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設的通知》(粵機編辦發〔2017〕28號),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是從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公益性事業單位,不承擔一般性醫療服務職能。為此,我局對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職能進行調整,市、縣疾控中心均不再承擔一般性醫療服務職能,2018年起逐步取消了體檢科室,將預防性體檢工作逐步過渡到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承擔,并請示市政府同意于2018年8月1日起將由我局直管的公共場所、生活飲用水從業人員的預防性體檢工作交由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承擔。
(二)預防性體檢機構認定
參照已廢止的《預防性健康檢查管理辦法》(衛生部令第41號),從事食品、飲用水生產經營人員、化妝品生產人員、公共場所直接為顧客服務人員,主要檢查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痢疾、傷寒、活動性肺結核和皮膚病等疾病。我市持有有效《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并核準有體檢科診療科目的醫療機構均有資質和能力承擔預防性體檢,指定醫療機構承擔,有違背公平競爭的嫌疑,因此對相關符合條件的體檢機構,目前采取備案制,加強監管。
目前,我局正在擬定《關于進一步做好從業人員預防性體檢工作的通知》,重點梳理匯總了法律、國家標準等規定需進行預防性體檢的從業人員類別,規定了承擔從業人員預防性體檢機構的條件,明確體檢工作程序,細化辦證所需提供材料,優化管理服務。待征求市市場監管局意見后聯合發文。
(三)加強體檢機構監管
根據《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廣東省食品從業人員健康檢查的管理辦法》規定,由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承擔食品從業人員健康檢查醫療機構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定期檢查,對健康檢查醫療機構未按要求上傳《健康證明》數據的,視情予以書面告知或從全省食品從業人員健康檢查信息平臺名單中刪除并向社會公布。對健康檢查醫療機構進行健康檢查有關的行政許可、行政檢查和行政處罰,由有關部門處理。
市衛生健康局將繼續對承擔預防性體檢醫療機構不斷加強培訓指導和日常監管,重點督導醫療機構是否具備《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放射診療許可證》,開展的預防性體檢項目與其獲準的醫療機構執業范圍是否相符,是否具備與預防性體檢項目相適應的醫療衛生技術人員、專門區域和儀器設備,是否具備健全的臨床檢查、實驗室檢驗、X線檢查等常規工作程序,是否具備健全質量管理和資料檔案管理制度等方面。對不具備條件的醫療機構,及時取消其開展預防性體檢的資格,并通報相關監管部門,按相關法律法規依職責嚴肅查處。
三、關于開展免費預防性體檢
提案建議“各級財政部門應將上述行業人員的預防性體檢費用納入財政預算或在公共衛生經費中明確預防性體檢費額度,保障預防性體檢工作正常開展”。根據《關于清理規范一批行政事業性收費有關政策的通知》(財稅〔2017〕20號)、《關于進一步做好預防性體檢等三項工作的通知》(國衛財務發〔2017〕61號)、《轉發關于進一步做好預防性體檢等三項工作的通知》(粵衛函〔2018〕1358號)等文件,指出“取消或停征預防性體檢費,各地要切實履行財政保障責任,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預防性體檢工作,以及執行國家監督檢測任務、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疫情開展的衛生檢測和委托性衛生防疫工作經費,由本級財政按照衛生投入政策予以補償”。
目前我省廣州市、深圳市和陽江市已實施免費辦理健康證服務,省內其他地市暫未實施免費。我市紫金縣在抗擊新冠疫情期間,在2021年對需持證上崗人員開展免費的預防性體檢,為該縣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社會發展邁出了一大步,2022年全縣免費體檢人次約為1.2萬人次,總金額約為260萬元,且體檢人次呈逐年上升趨勢,對縣政府財政造成極大壓力。當前,我市各級財政面臨困難,我局將積極與市財政局溝通,積極爭取資金支持,加強預防性體檢機構能力建設,加大監督管理力度,確保全市從業人員健康檢查管理工作有效落實。同時,我局將按照“科學布局,方便群眾”的原則,會同發改、市場監管等部門繼續對不同人員體檢項目進行梳理,規范體檢項目和體檢價格,推進預防性健康檢查工作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最大限度保證體檢質量和做好成本核算,探索出臺在我市實施免費辦理健康證的整體方案,為人民群眾和政府財政實現最大程度減負。
下一步,我局將繼續會同市市場監管局、市財政局等有關部門,嚴格把握政策界限,完善相關工作指引,優化服務流程,建立服務清單和服務流程公示公開制度。
河源市衛生健康局
2024年6月13日
(聯系人及電話:賴仲輝,0762-323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