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類)
河發改營信函〔2024〕162號
李敏婕等委員:
你們提出的關于加強河源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提案收悉,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一、提案辦理情況
加強合同履約領域信用建設是健全市場體系的關鍵一環,也是深入推進信用體系建設的必由之路。為加強合同履約領域監管,市發展改革局會同市市場監管局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夯實信用應用數據支撐。加快推進河源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提升工程建設,提升信用平臺服務功能,建成“信易+”支撐平臺,開放各類信用數據接口,為后期上線“信易+”合同履約應用夯實了平臺基礎。
(二)納入年度信用工作計劃。研究制定河源市年度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要點,將“強化信用信息歸集共享”以及“加強合同履約和承諾踐諾信用監管”等內容納入工作要點當中,通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年度考核,驗收各部門落實情況。
(三)強化合同履約信息歸集。按照《全國公共信用信息基礎目錄(2022年版)》《廣東省信用信息歸集范圍和數據規范》等文件標準開展信用信息歸集工作,目前市信用平臺已歸集行政合同信息11128條,涵蓋教育、工程建設、醫療衛生等業務領域。
(四)積極籌措平臺建設資金。為推動解決推廣合同履約監管應用資金,多次組織人員前往深圳對口幫扶河源指揮部對接溝通,申請深河幫扶資金支持合同履約監管平臺建設。
(五)積極開展誠信宣傳活動。多次組織相關部門就如何落實關于加強河源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提案開展研討,并積極開展一系列社會化誠信教育活動,有效提升全社會履約守信意識。
二、存在問題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河源屬于粵北山區市,經濟相對落后,財政比較困難,缺乏開發“合同履約信用監管系統”“合同履約信用監管小程序”、設立“合同履約信用監管”專窗等工作經費。為加強合同履約領域信用建設,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多方籌措項目資金支持。不斷提升我市信用信息平臺功能,探索上線信易+合同履約應用場景,暢通合同履約信息歸集路徑,有效推動合同履約智能化監管。二是推進合同履約信息歸集。按照省里的工作部署,努力拓寬歸集合同信息的業務領域,督促相關單位做好本單位監管領域的合同履約信息歸集工作,及時報送至信用平臺。三是增強市場主體契約意識。廣泛開展公益性市場主體守法誠信教育,適時開展標準化、規范化、便捷化的法律知識和信用知識培訓,提高經營者依法誠信經營意識,開創合同履約領域信用體系建設新局面,為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河源市發展和改革局 河源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4年7月30日
(來源:營商環境與信用建設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