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衛健案函〔2023〕26號
市政協提案法制委員會:
關于您提出的《關于后疫情時代關心關注兒童心理健康的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視,會同市委政法委、市教育局、市婦聯等單位積極辦理,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近年來,我市加大力度推進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加強兒童心理健康教育與干預工作,關心關注后疫情時代兒童的心理需求,多措并舉聯動多部門、學校、社區、家長以及兒童保護的力量,營造和維護促進兒童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圍,為兒童健康成長保駕護航。主要采取了四個方面措施:
一、積極推動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
(一)加強心理服務體系建設
2020年12月我市16部門聯合印發了《河源市開展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實施方案》(河衛健〔2020〕85號),將包括青少年等人群的心理健康服務融入社會治理體系,納入精神文明建設、平安河源與健康河源建設。2023年我市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在全市開展預防和治理未成年人案事件專項行動,并將其列入全市平安建設重點任務和全市“三大專項”行動工作之一,全力為未成年人創建更加安全的成長環境。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我市研究制定了《河源市加強未成年人安全防護專項工作方案》,明確了相關部門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等安全防護專項工作的職責和任務,并召開全市專題會議進行工作部署。疫情防控期間,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部署教育系統疫情防控、線上教育和心理輔導工作,充分發揮現有各級心理健康教育平臺,心理危機干預熱線的作用,充分協調公安、醫療衛生、共青團、婦聯等部門,主動加強家校溝通,并借助專業團隊,加強心理危機干預指導,加強對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專項督查。
(二)健全心理健康服務隊伍,強化服務力量。
市和各縣區均成立了突發事件心理危機干預隊伍,人員由精神科專業醫師、心理咨詢師、心理治療師、基層精防醫生為主以及經過心理疏導干預專業培訓的其它專業醫護人員組成。其中市級心理危機干預隊伍44人,各縣區心理危機干預隊伍135人,負責為群眾提供心理咨詢、心理危機干預等工作。每年定期開展培訓及演練,已連續舉辦了5期心理干預隊伍培訓班。8月31日,市衛生健康局聯合市精神衛生中心舉辦了2023年河源市心理危機干預培訓班,共培訓170人。將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救援納入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在突發事件發生時,立即開展有序、高效的個體危機干預和群體危機管理。全市共有519名心理咨詢師,其中專職心理咨詢師127人,兼職心理咨詢師392人,全市專職心理教師97人,兼職心理教師3937人,均已參與未成年人重點群體關愛幫教活動,推動建立起學校、家庭、醫院、心理機構、社區等組織的“危機干預網絡”。為進一步解決心理專業力量不足問題,制定《高風險青少年心理評估與社會調查服務指引》,指導各縣區按需與第三方專業心理干預機構簽訂定向服務,針對高危青少年,指派相應專業心理咨詢師開展心理咨詢服務。同時,依托專門學校探索共建共治新模式。
(三)開設了心理門診和心理咨詢電話
全市設有17家可提供精神(心理)住院服務的醫療機構,市和各縣區精防機構及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均開設心理門診(或精神科),市、各縣區精防機構均開通了心理咨詢專線電話,接受心理干預治療和心理咨詢。市級24小時心理援助熱線:0762-3610866,并設心靈之窗信箱服務(hysxljkfwzx@126.com)。
二、加強心理健康環境建設
(一)設立河源市心理健康服務中心
河源市心理健康服務中心于2021年11月成立,設有心理咨詢與治療室、心理測評室、心理康復室等,配備心理CT、壓力分析儀、VR心理治療儀、經顱磁等高端設備設施,配備多名專職心理治療師,提供心理體檢、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詢和治療、心理團輔、心理共建、心理健康知識培訓等服務,并指導各縣區開展心理健康服務工作。市教育部門成立了河源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導委員會、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切實加強了對全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組織領導和業務指導。各學校也根據省市教育部門的要求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或教育中心。
(二)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
根據上級文件要求,市教育部門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印發《河源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施規范》《河源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標準(實驗稿)》等文件,明確了心理課程各年級的教育目標及課程實施辦法,要求各中小學學校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并列入課程表,課時在地方課程或學校課程中統籌安排,每班每兩周至少安排一課時。心理健康教育課以活動為主,包括團體輔導、心理訓練、情境設計、問題辨析、角色扮演、游戲輔導、心理情景劇、專題講座等,融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和操作性為一體。同時,要求各學校要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學科化,要注重引導學生心理、人格積極健康發展,最大程度地預防學生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心理行為問題。學校心理輔導課要建立定期跟進的研討機制,有開課記錄,并有對心理輔導課的效果評價以及改進措施,以全面提高心理輔導課的質量。目前,全市各中小學校按照國家規定的課程計劃和課程標準,每班每兩周至少安排1課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
(三)加強心理咨詢室建設
全市鄉鎮中心小學以上學校已全部建立起心理健康咨詢室,并充分發揮心理咨詢室作為心理輔導專門場所的優勢和作用,滿足學生心理健康咨詢需求,安排心理輔導老師為學生提供心理咨詢或輔導服務,及時幫助個別學生疏導心理困擾,防范情緒小問題轉變成心理大問題、心理問題轉變成極端行為。各學校心理咨詢室建立和完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普查機制,建立健全學生心理健康檔案,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預防學生心理極端事件的發生。同時,各學校利用廣東省心理援助熱線、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心晴熱線”、省內高校面向社會的心理熱線、我市心理熱線及各學校開通的心理熱線,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心理咨詢服務。團市委充分發揮市、縣兩級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陣地作用,積極引入社會化專業工作力量,通過網絡、電話、現場授課等靈活有效的心理輔導方法,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升未成年人心理素質,并定期開展家長課堂活動,引導、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為廣大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三、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服務和干預
(一)關心關注兒童心理健康
我市堅持將關注和守護兒童心理健康作為重點工作。充分發揮我市婦女維權與信息服務站、“舒心驛站”心理咨詢室等陣地平臺作用,結合兒童友好社區創建及“河·護苗 助成長”關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等項目,依托微信公眾號、心理援助熱線,指導和教育家長如何面對孩子成長中的心理煩惱,為兒童排憂解難,有效預防和減緩廣大兒童的心理壓力,避免兒童因心理上的不安和焦慮所引發的學習壓力、身體傷害、親子糾紛關系、朋輩矛盾關系等問題,為兒童心理健康保駕護航。
(二)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危機排查工作
市教育部門每年春秋季開學期間,組織全市中小學開展學生心理危機排查工作,及早發現和識別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時干預高危人群,建立學生心理危機預警對象名單(一人一策),將有心理危機傾向及需要進行危機干預的學生信息納入重點學生心理檔案,做到及早預防、及時疏導、有效干預,遏制學生心理危機事件頻發的苗頭。2023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我市開展了全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普查工作,本次普查學生參評人數508738人,總預警人數為173304人,占總參與測評人數的34.11%。其中三級預警33313人,占總參與測評人數的6.56%;二級預警41391人,占總參與測評人數的8.15%;一級預警98600,占總參與測評人數的19.41%。針對篩查出來的預警學生,各中小學校按照全市預警學生心理訪談教師專項培訓會有關要求,進一步完善和強化心理健康教育預防、預警、干預工作體系,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對于排查出來存在嚴重心理危機的學生,學校給予重點關注和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
(三)全面推進社區關愛幫教工作
全市有效發揮基層綜治中心“前哨站”作用,落實未成年人重點群體教育引導機制,動態摸排需關愛幫教的未成年人重點群體底數,將有心理問題、嚴重不良行為等需干預矯治和幫教的未成年人,列入重點群體名冊實時跟進,截至目前,全市被納入動態關愛幫教對象的未成年人共有3734名,其中在校未成年學生3012名,非在校未成年722名。落實1+2+N關愛幫教機制(“1”是專指鎮委副書記(政法委員),兼任關愛小組組長;“2”是指教育部門(校長、班主任或教師)和民政部門(社工)工作人員;“N”是指公安民警、人民調解員、醫護人員、心理咨詢(輔導)師、家屬(監護人)、鎮(街)干部、村(居)干部、黨員鄰居、未成年人親屬等),統籌指導各鄉鎮(街道)組建“1+2+N”關愛幫教小組整合幫教幫扶資源,一人一檔落實關愛幫教措施。現已有1457名重點關愛幫扶對象完成教育轉化(矯治),思想行為得到有效轉變。
(四)開展預防未成年人網絡沉迷義診活動。
我市每年開展2次預防未成年人網絡沉迷義診活動,重點讓青少年了解沉迷網絡危害,引導青少年科學認識網絡、合理使用網絡,增強網絡安全防范意識,自覺規范用網行為。提倡家長要多多關注青少年生理、心理狀況和行為習慣,加強對青少年的陪伴;合理安排青少年放學后和節假日生活,鼓勵青少年多參加運動,多參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減少青少年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長;積極履行家長的監護職責,預防和制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電子產品等不良行為。
(五)與學校建立轉診通道。
河源市精神衛生中心(河源市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充分發揮專業機構的作用,與河源市衛生學校、河源市職業技術學院等學校建立醫校共建心理健康驛站,將抑郁癥篩查及心理危機干預作為常態化工作。如對河源衛生學校心理篩查出的58名需關注的學生,市心理健康服務中心與學校對這部分學生進行心理健康問題的逐步評估及提供就診意見,并開通醫校綠色轉診通道。
四、積極開展心理健康宣教工作
(一)每年“雙十”開展主題精防宣傳。市衛生健康部門每年均組織開展世界精神衛生日主題宣傳活動。2022年世界精神衛生日,市、各縣區精防機構通過進學校、進社區等方式開展“營造良好環境,共助心理健康”主題精神心理宣傳義診服務。重點針對兒童青少年心理疾病逐年增加的相關因素,以及青少年抑郁、睡眠不足等問題進行宣傳科普,倡導全社會關注、家庭重視孩子心理健康、支持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進,積極推進《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心理健康促進行動。全市宣傳活動和義診服務共接受群眾健康咨詢共1300余人次,發放宣傳資料3800余份,健康宣傳小扇子30余個,掛宣傳橫幅18條,體驗精神心理專科治療免費體驗服務10余人。
(二)開展“心理健康促進校園行”宣教活動。安排精神科醫師、心理治療師進入校園,為教師職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培訓,切實提高學校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學性、規范性和實效性,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和能力。為學校師生開展心理健康講座,全面普及心理健康知識,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有利于幫助全體學生正確面對學習、生活中出現的焦慮、疑惑和憤怒等負面情緒,順利度過學齡期和青春期。河源市心理健康服務中心還派出精神科醫生及心理治療師對學校的心理咨詢室建設提供指導建議。
(三)加強宣傳教育,強化心理健康培訓。我市通過電臺、專題活動義診和微信公眾號推文等方式,科普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引導各中小學、家長高度重視學生的心理動態,預防學生心理危機事件發生,切實保障廣大學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2020-2022年,我市組織精神、心理專家深入學校、社區、機關單位及部隊等地方開展心理健康培訓和心理服務近百次。2023年5-6月期間市未保辦、市未保專班組織各級未保辦、未保專班工作人員、全市學校德育工作者、各級婦女兒童工作干部、社工等從六大保護的角度開展6期的專題業務知識培訓,每期參加培訓學員超2500人,進一步提升關愛保護未成年人“最后一米”專業服務水平。
下一步,我局將積極聯合政法、教育、婦聯等部門,加強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工作。一是進一步加強兒童心理健康宣傳教育。普及兒童心理衛生知識,提高學校、家長重視兒童心理健康以及心理狀況識別能力,營造全社會重視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濃厚氛圍,引導家長主動定期給孩子做相關心理測評,加強兒童心理疾病早期干預。二是組織心理專家研究制定相關心理測評表,依托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媒體,為孩子提供線上測評,積極引導有需要的孩子在家長陪同下到指定醫療機構進一步進行心理評估。同時選派有資質的心理咨詢師進行線上測評答疑,并做好引導工作。三是加快心理健康服務隊伍建設。積極探索建立從家庭、學校、社會、醫療機構“一體化”的聯動方式,讓所有接觸孩子的成年人都增強呵護孩子心理健康意識,并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服務知識,推動社會共同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
非常感謝您對我市衛生健康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對我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提出寶貴意見。
河源市衛生健康局
2023年9月5日
(聯系人及電話:張偉珠,0762-323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