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文函〔2022〕142號
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等:
你們提出的關于進一步挖掘和豐富“百花仙子故鄉”旅游文化資源,擴大提升河源經濟實力和文化影響力的提案收悉,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推進萬綠湖風景區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近年來,
我市萬綠湖風景區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包括萬綠湖綜合服務接待中心、水月灣、龍鳳島、鏡花緣、萬綠谷、客家風情館和附屬萬綠湖美思威爾頓酒店)已投入資金全力完善游客服務中心、停車場、移民文化長廊、智慧旅游等基礎配套設施,深挖移民文化、百花仙子文化,提升了旅游服務接待能力和服務管理水平,不斷豐富了旅游產品。如鏡花緣景區增加“植物園”項目,萬綠谷配套不同季節“四季花海”項目,這些景區增加以“花”為主題的旅游項目,深受游客歡迎。2019年11月,萬綠湖風景區順利通過了國家文旅部5A級景區景觀質量評定,獲得了創建5A的入場券。當前,萬綠湖風景區正全力打造服務管理一流、設施配套完善、生態環境優美、游憩價值豐富的全國知名湖濱生態休閑旅游目的地,全力以赴做好國家文化和旅游部驗收考評各項工作,確保順利評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提升河源市旅游城市形象,促進經濟發展。
(二)打造“花景”主題旅游。一是開發了一批以觀花為主的旅游景點。以觀賞花植物為主題,在城市公園、旅游景區、鄉村示范點和精品民宿內,開發了東源梨花、和平荷花、連平桃花等具有當地特色的賞花旅游景點。目前,我市已打造了一批具有鮮明季節性的觀花點,例如市區客家文化公園櫻花;源城區客天下國際旅游度假區醉蝶谷花海;東源縣萬綠谷油菜花田;和平縣浰源鎮百畝油菜花、林寨古村荷花池;連平縣上坪桃花山、大湖鎮四季花海等。二是打造了一批“聞花香、賞花色”的鄉村精品旅游線路。將以“花”為特色的旅游資源與鄉村旅游資源串點成線,打造了以“花景”為綴、客家特色飲食、精品民宿為一體的源城區埔前鎮鄉村之旅精品線路、東源縣鄉村休閑特色游線路等多條鄉村旅游精品線路。三是打造花事節慶活動。市、縣區每年結合實際,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旅游節慶活動,達到了以節造市、以節旺市的目的。主要有桃花節、油菜花節、風鈴花節、鷹嘴桃節、獼猴桃節、板栗節等花事節慶品牌。
(三)積極推進項目落地及建設。一是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扎實推進鄉村旅游資源開發建設。實施鄉村旅游提質升級行動,積極爭創國家級、省級鄉村旅游品牌。重點推進埔前特色旅游小鎮、高埔崗特色智慧旅游街鎮、埔前“鄉村體驗式休閑旅游”5村連片開發等鄉村旅游項目建設,引導規范源城區大水井特色文化民宿等精品民宿健康發展,打造一批特色明顯、產業帶動強、環境優美的文旅特色小鎮、精品城郊鄉村旅游線路和精品民宿。新評10條省級鄉村旅游精品線路、14個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8個省級鄉村民宿示范點、2條省級工業旅游線路,5條省級森林旅游特色線路、5個森林旅游新興品牌地、1條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重點縣1個、示范鎮12個、示范點40個。二是打造了茶花旅游產品。我市以“旅游+茶產業”的思維創新茶旅游產品,依托現有的茶園,加強服務和指導,并培育打造了石坪頂休閑農業鄉村旅游景區、源城崇志生態農業園、和平東水馬增生態茶園、龍川五色茶嶺、紫金黃花村黃花莊園、紫金客茶谷、紫金鷹峰山有機茶康養基地、紫金金豐號茶園等茶旅景區景點;建設了一批以云上仙湖為代表的茶文化主題民宿;推出了客天下水晶溫泉+源城崇志生態農業園、黃龍巖+石坪頂休閑農業鄉村旅游景區、紫金客茶谷生態旅游特色線路以及“紫金‘紅色基因 古韻茶香’精品線路”等茶旅精品線路;挖掘和包裝了一批原生態的茶旅商品,包括仙湖茶、石坪茶、紫娟茶、崇志紅茶、紫金竹殼茶、黃花茶等,豐富了全市旅游產品,增加了旅游收入。
(四)完善以花為主題的生態景觀。一是堅持以適地適樹、因地制宜為原則,以鄉土闊葉樹種為主,鼓勵發展珍貴樹種,使各樹種配置達到效益最大化。同時多樹種造林和營造混交林,防治樹種單一化,導致生態環境脆弱。二是逐步打造以簕杜鵑為主的市景花境。我市市花簕杜鵑為紫茉莉科葉子花屬藤狀灌木,品種多樣,植株適應性強,花色艷麗,花期長,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目前,我市“三江六岸”、客家公園等點已發展以簕杜鵑為載體的花海,深受市民喜愛。
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黃聚平等委員提出的建議切合我市城市發展思考,具有較高的建設性、指導性,我市將進一步研究,逐項推進。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加強部門溝通。加強林業、農業、旅游行政主管部門之間的溝通,對我市“花”資源進行全面調查摸底,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花旅資源,因地制宜綜合利用各種資源,將“花景”主題旅游培育成我市鄉村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積極造林育花。一是結合工作實際,加強對造林和桉樹林改造的指導,營造我市特色森林生態景觀,為以“花”為特色的旅游業提供良好的生態支持。二是加強政策資金引導,引進和鼓勵建設種植培育不同品種簕杜鵑的苗圃基地。培育以市花簕杜鵑為載體的花海旅游景點,吸引游客前來觀光,促進當地的餐飲、住宿、特產零售等行業的發展。同時,為園林工程提供簕杜鵑種苗,借助游客進行推廣,促進農民增收,拉動當地經濟增長。
(三)培育花旅市場。一是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引進和培育以“花”為特色的鄉村旅游市場主體。支持和鼓勵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經營者依托當地特色資源,開發以“花”為特色的旅游項目。發展以花卉產業為主合作社示范社,探索推廣“村集體+農戶”“公司+農戶”“農民+合作社”等以“花”為特色鄉村旅游產業發展模式。二是延長花旅產業鏈。拓展花的多重功能,培育“賞花-采花-食花”產業鏈,把蔬菜、水果、油茶、嶺南藥材等打造成區域特色產業,推動區域主導產業與農業休閑旅游、飲食民俗、文化傳承、教育體驗、健康養生等產業的嫁接融合,促進產業融合發展。三是打造以“花”為特色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探索打造以“花”為主題、集創意農業、農事體驗、鄉村旅游、民居民宿為一體的鄉村旅游精品線路。
(四)加大旅游宣傳。巧用媒體,通過各種新聞媒體、微信和網站等“互聯網+”新媒體、新平臺加大對我市鄉村旅游點的宣傳報道;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推廣營銷活動,參加或舉辦鄉村旅游推介會。探索“旅游+體育”的方式,通過舉辦體育賽事吸引大量人流,促進旅游宣傳效果。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你們對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工作的關心支持。
河源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
2022年7月20日
(聯系人及電話:楊佰祥,3388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