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文函〔2022〕161號
陳勇威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我市青少年對傳統節日文化教育的提案收悉,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我市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持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工作廣泛深入落實,進一步增強青少年對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認識和了解。
(一)積極開展傳統節日活動。我市文化、教育等部門結合行業自身特點,采取各種不同方式開展傳統節日文化教育宣傳活動。在春節、元宵、清明、端午等中國傳統節日期間,以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舉辦了40余場次“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組織開展了春節送戲下鄉、義寫春聯、傳統年畫展、非遺花燈鬧元宵、猜燈謎文化競答活動、巧手做花燈親子手工活動、端午手抄報線上征集活動、清明節抖音話題挑戰賽、端午香囊親子手工活動、七夕短視頻征集、中秋晚會等線上線下活動,強化節日氛圍,提高青少年對傳統節日的興趣,引導青少年了解中華民族的民族風情和傳統美德,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各級學校也廣泛參與,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班會、手工制作、志愿服務等活動,并積極推進“吊燈習俗”“追龍”、客家貓頭獅舞+傳統武術等傳統文化進校園,開展“非遺小達人”“萌獅藝術展”“萌獅”大課間獅舞操等特色活動,康寧路小學創建的“傳統文化傳承校園”,獲“廣東省中小學第三批中華優秀文化傳承學校”稱號。
(二)拓寬傳播渠道,推廣優秀傳統文化。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傳統媒介,將傳統文化和倫理道德通過生動活潑、幽默風趣、淺顯易懂的形式加以呈現,寓教于樂,讓青少年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并利用微博、視頻號、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傳播傳統文化,拓寬傳播渠道,提高青少年接受傳統文化的便捷性,營造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濃厚氛圍。
(三)加強各部門交流合作,擴大影響力。近年來,我市宣傳、教育、文化和旅游等部門,把加強對青少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作為一項戰略任務,密切配合、主動作為,初步建立了齊抓共管、各負其責、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形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合力。市文廣旅體局聯合市教育局、學校,已連續多年舉辦非遺鬧元宵、非遺進校園培訓、戲曲進校園展演、青少年書法美術大賽等活動,持續營造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極聲勢和濃厚氛圍,受到廣大中小學生的熱烈歡迎和積極參與。
二、存在問題
目前,傳統節日文化教育受到普遍重視,各部門通過開展富有特色的教育活動,讓大多數青少年對傳統節日文化認同感有了很大的提升,依然有很多青少年對傳統節日文化認知不夠、理解不深,這說明我們在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和宣傳方面做得不夠深入、不夠到位,工作還有待于加強。
三、下一步計劃
(一)持續開展傳統節日文化教育活動。根據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我們將不斷豐富傳統教育文化新的內涵,精心設計創新活動方式,增加傳統節日對于青少年的吸引力,引導青少年在積極參與中體驗節日習俗,如開展趣味親子活動、傳統節日創意展等節慶活動,吸引更多青少年群體了解中國傳統節日文化。
(二)加大與各部門聯系,推動職能部門履職盡責。積極推動部門聯動,充分發揮各自職能,通力協作,密切配合,共同推進我市青少年傳統節日文化教育工作。
(三)增強傳統節日宣傳力度。綜合運用報紙、書刊、電臺、電視臺、互聯網站等各類載體,融通多媒體資源,統籌宣傳、文化、文物等各方力量,創新表達 方式,大力彰顯中華文化魅力,宣傳引導廣大家庭以傳統節日風俗歡度佳節,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您對我市青少年文化教育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河源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
2022年8月5日
(聯系人及電話:劉敏,3389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