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類
源府辦案〔2018〕32號
市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
鄭偉華等31位委員提出的《關于加強和完善市區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的提案》已收悉,現將源城區情況答復如下:
源城區一直都高度重視衛生事業發展,大力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努力補齊基層醫療衛生短板,于2012年12月全面完成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社區衛生服務站標準化建設任務。樹立“服務發展、人才優先”的觀念,確立人才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進一步加強人才管理和培養力度,建設一支隊伍穩定、結構合理、素質較高且與我區醫療衛生需求相適應的業務精、用得上、留得住的衛生人才隊伍。
一、補齊短板,加強衛生計生人才隊伍建設
加快全科醫生隊伍建設步伐。2017年增加各醫療衛生機構人員編制共100名,解決招聘全科醫生、在崗高中級稱職人才入編問題,穩定隊伍、留住人才,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依據服務需求,推進助理醫師轉崗為全科醫生培訓,每人每年補助1.4萬元。到2020年,每萬常住人口全科醫生3名以上。重大人才項目適當向基層傾斜,不斷增強基層衛生計生服務能力。加強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全面實施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到2020年,新進醫療崗位的本科及以上學歷臨床醫師100%接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建立符合行業特點的醫務人員薪酬制度,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在核定績效工資時,對高層次人才、急需緊缺人才、全科醫生給予傾斜。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機構績效工資制度,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員獎勵,同時實現編制內外人員同崗同薪同待遇,激發廣大醫務人員活力。
二、調整布局,全面完成村衛生站標準化建設
近年來,我區將農村衛生站標準化納入政府工作目標和社會發展規劃,積極探索實施“公建民營,政府補助”模式,將農村衛生站標準化建設列入區政府2014年為民辦實事工程,制定《源城區農村衛生站標準化建設實施方案》,按照每個行政村“一村一站”制的標準進行規劃建設,全區規劃設置30間標準化農村衛生站,區政府下撥15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全區30間農村衛生站基礎設施的標準化建設。在各級各部門共同努力下,2014年12月,我區全面完成30間農村衛生站標準化建設任務。目前,全區完成標準化建設的每個村衛生站業務用房面積都達150平方米以上,每個村衛生站都設置獨立的診室(健康教育室)、注射室、藥房和處置室等四室;每個村衛生站依照同一規格、同一模式、同一色彩的標準,在明顯位置懸掛統一的標牌標識,制作統一的健康教育宣傳欄和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公示欄。同時,每個村衛生站配備了辦公桌、基本診療設備、電腦、打印機、健康一體機等基本設備,全區農村衛生站布局合理、產權明晰,全面投入運營、使用,居民步行10~15分鐘即可享受到免費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按成本收費的基本醫療服務,群眾看病難問題得到明顯緩解,我區農村衛生站建設的成功經驗得到省、市領導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進行廣泛推廣。
三、加大投入,加強區、鎮、村三級醫療機構能力建設
(一)加強衛生事業發展“十三五”總體規劃。按照“完善體系、優化格局、補齊短板、加快發展”的思路,以保障城鄉居民公共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為出發點,以提升醫療衛生水平為重點,積極構建區、鎮(街)、村(居)層次分明、功能互補、布局合理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到2018年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比較完善,實現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衛生強省主要評估指標通過省的考核驗收,主要健康指標達到粵東西北地區中上水平,基本建成省級衛生強區。到2020年,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進一步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醫療服務體系基本建設,實現人人享有優質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更好地適應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醫療衛生需求,衛生強區建設成效顯著。
(二)實施強基創優計劃,補充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短板。針對當前我區醫療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不健全的實際,要強基層、補短板,大力推進衛生計生重點項目建設。2018年4月25日前完成高埔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實現正常運營;2018年底前,完成源南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任務,支持遷建東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確保全區所有的鄉鎮衛生院和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實現標準化建設。與此同時,加強重點專科建設,加大對創建重點專科醫院的扶持力度,積極創建市級重點學科。
四、推進三級醫療網絡,明確區、鎮、村三級醫療機構職能
從2009年4月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啟動實施以來,區委、區政府累計投入衛生經費約4億元,新建了區人民醫院、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完成了6間基層醫療機構、30間村衛生站、20間社區衛生服務站的標準化建設,轄區居民逐漸實現步行10至15分鐘就可享受免費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按成本收費的基本醫療服務等,群眾看病就醫更加便利。區辦公立醫院主要承擔區域內居民的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急危重癥搶救與疑難病轉診,培訓和指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相應公共衛生服務職能以及突發事件緊急醫療救援等工作,是政府向區級區域內居民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重要載體。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要負責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以及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護理、康復等綜合服務,并受區級衛生計生部門委托,承擔轄區內的公共衛生管理工作,負責對鎮、村衛生站、社區衛生服務站的綜合管理、技術指導和鄉村醫生的培訓等。鄉鎮衛生院分為中心鎮衛生院和一般鄉鎮衛生院。中心鎮衛生院除具備一般鄉鎮衛生院的服務功能外,還應開展普通常見手術等,著重強化醫療服務能力并承擔對周邊區域內一般鄉鎮衛生院的技術指導工作。村衛生站、社區衛生服務站分別在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統一管理和指導下,承擔行政村、居委會范圍內人群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普通常見病、多發病初級診治、康復等工作。單位內部的醫務室和門診部負責本單位或本功能社區的基本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其他門診部門、診所向居民提供相關醫療衛生服務。政府可以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對其提供的服務予以補助。
五、加強一體化管理,滿足群眾醫療需求
大力推進鎮、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實行鎮衛生院對村衛生站統一行政管理、統一人員管理、統一業務管理、統一藥械管理、統一財產管理、統一考核管理,扎實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向村級延伸,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對村衛生站的基本醫療、公共衛生服務的需求。
感謝委員們對衛生醫療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源城區人民政府
2018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