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金函〔2018〕109號
市經信局:
現就《關于降低成本,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提案》(第20180101號)提出如下協辦意見:
對于李國軍等委員所提的關于降低成本,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問題,近年來,我局積極采取措施,扎實開展工作,加快推動我市金融改革創新,促進金融更好地支持創新、支持實體經濟,解決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一、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為解決我市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近年來我市制定出臺一系列促進金融業發展的政策文件,加大支持企業發展的政策引導和推動力度,鼓勵金融機構積極創新金融服務支持企業。如:制訂《河源市銀行業金融機構分配財政性存款增量資金方案》(河金〔2016〕35號),發揮財政性資金存款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導向和杠桿作用,引導和鼓勵我市銀行業金融機構創新金融服務,支持地方經濟社會加快發展;制訂《河源市金融機構支持經濟發展獎勵工作方案》(河府辦〔2017〕22號),鼓勵發達地市金融機構進駐河源,充實河源金融體系,加大對河源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制訂《河源市上市后備企業財政資金支持方案》(河金〔2017〕9號),加大對企業上市的財政支持力度,提高企業上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鼓勵銀行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微企業信貸支持。我局會同人行河源市中心支行、河源銀監分局,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創新銀行貸款服務模式,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一是開展續貸業務,降低中小微企業“過橋融資”成本。二是督促轄內銀行金融機構開發新的貸款產品,擴大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截至2018年6月末,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分支機構) 17家,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為1346.57億元,比年初增加98.57億元,增幅為7.90%,增幅全省排名第9;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1107.67億元,比年初增加89.24億元,增長8.76%,增幅全省排名第6;存貸比為82.26%,居全省地級市(含深圳市)第1位,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 14.44百分點。其中,中小微型企業貸款余額463.80元,比年初增加24.87億元,增量比去年同期多增21.64億元,增幅為5.67%,中小微型企業貸款余額占全市貸款余額的41.87%;涉農貸款余額452.23億元,比年初增加25.25億元,增幅5.91%,增量比去年同期少增1.97億元,增幅同比下降1.36個百分點,涉農貸款余額占全市貸款余額的40.83%。
(三)協助市經信局統籌用好省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推動設立市、縣兩級代償補償資金,完善我市中小微企業信貸風險補償機制。協助市科技局健全聯合科技信貸風險準備金機制,為科技型企業融資等提供信用增信服務。積極推動小額貸款保證保險資金業務,更好地發揮政府、銀行、保險優勢,服務我市實體經濟發展,切實解決我市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四)我局牽頭研究起草《中共河源市委 河源市人民政府關于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的實施意見》,通過該《意見》為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供政策支持。大力發展直接融資,加大力度推動企業上市掛牌;推動市、縣(區)兩級政府設立小微企業轉貸基金,為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提供貸款轉貸服務,緩解企業高成本的過橋資金壓力。目前該《意見》已,將提交市政府審定。
(五)扎實推進全市政銀企合作座談會籌備工作。按照《關于做好全市政銀企合作座談會籌備工作的通知》(河府辦明電〔2018〕34號)文件要求,我市各縣(區)政府(管委會)和市有關單位對相關企業進行了融資需求摸底,并對有融資需求的企業情進行匯總,共匯總我市有融資需求企業272家,融資需求共約231.5572億元,(其中:已投產企業209家,融資需求約66.9289億元;未投產企業63家,融資需求約164.6283億元)。經與我市各金融機構商洽,最終確定擬貸款企業和擬貸款授信企業共30家,擬貸款金額為24.664億元(其中:擬貸款企業26家,共7.164億元;擬授信企業4家,共17.5億元)。對接率達11%,解決企業融資需求10.7%。目前,我市政銀企合作座談會的籌備工作已完成,待市政府確定時間后即可召開。
二、下一步計劃
(一)繼續督促銀行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我局將繼續會同人行河源中心支行、河源銀監分局,繼續督促銀行金融機構創新貸款服務,開發新的貸款產品,加大為中小企業提供信貸支持,發展壯大河源實體經濟。
(二)繼續完善中小企業投融資機制。對中小企業難以提供足額的抵押物,以致銀行無法提供更多的貸款額度問題,我局將積極協調推動完善各融資平臺的建設,解決中小微企業缺擔保、缺信用問題,為企業解決因抵押物不足無法獲得更多貸款的問題。
(三)繼續完善信息溝通機制。繼續完善信息溝通機制,加強政銀企交流,積極主動為中小企業和金融機構牽線搭橋,有針對性介紹適合企業的融資機構和各類金融機構,讓中小企業能夠知曉有關信息,用好扶持優惠政策措施,促進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微企業信貸支持,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
河源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局
2018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