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志華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全市招商工作的建議”收悉,經綜合有關單位會辦意見,現答復如下:
一、強化招商營商工作統籌。一是強化“一把手”抓招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率先垂范,親自會見臥龍集團、中南集團、盼盼食品、中財融創等企業,深化務實交流合作。各縣(區)書記、縣(區)長堅決落實,親自組織帶隊招商、參與項目洽談。今年以來,市、縣“一把手”外出招商超50次,走訪目標企業、商(協)會超280家,各縣(區)組織舉辦較大規模的招商引資活動超30場。二是制定《2025年河源市招商引資攻堅行動計劃》。強化全市統籌與部門協同,實施20條具體措施,創新協同一體化招商機制,大力支持
企業增資擴產,打好鄉賢招商、以商招商等“組合拳”,構建招商引資高質量發展新模式。三是構建全周期管理閉環,機制賦能大招商格局。制定《河源市招商引資項目全周期閉環管理工作機制(試行)》《河源市招商引資項目評估工作指引》等文件,規范招商工作流程,細化線索項目收集與篩選、洽談簽約、拿地及開工準備、開工建設、竣工投產、上規達產等6個階段、17個環節的工作任務、責任單位及實施流程,提升工作效能。四是推進營商環境措施落地見效。制定《河源市2025年營商環境提升優化專項行動方案》,推動各有關單位落實營商環境改革舉措,加大服務企業力度,讓企業獲得更加公平有序的經營環境。同時,圍繞產業建設“大會戰”和優化產業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各項任務要求,市全面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辦公室建立月調度工作機制,對任務進展緩慢的單位及時通報提醒,確保各項措施落地見效。
二、提升基層政務服務水平。一是大力推動審批服務提質增效。按照“就近好辦”改革要求,對500個政務服務事項“四免”優化(表單免填寫、證照免提交、免簽名、免蓋章)、1206個事項對標深圳優化,累計減少時限377天,減少跑動2次,減少材料320份。二是加強政務服務信息化建設。打造建設本地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整合各部門政務服務資源,實現線上線下政務服務深度融合,實現企業辦事“一網通辦”“最多跑一次”。目前我市各級共222個政務部門通過省“一網共享”平臺共發布了6475個數據類,匯聚24億條數據,累計滿足74個政務部門4906個數據需求,為75個業務系統提供了數據調用服務,為我市提供了數據支撐,做到了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三是著力打造企業服務專區。市級政務服務大廳設立專門的企業服務專區及“企業開辦一窗通取”專窗,整合工商登記、稅務、社保、銀行開戶等959個事項進駐專區。建立“企業服務專員”制度,為企業提供一對一的伴隨式服務。開設12345熱線中的“企業訴求專屬通道”。
三、有效激活市場活力動力。一是全面落實“非禁即入”等市場準入的政策措施。在市市場監管局微信公眾號發布《市場準入壁壘問題線索征集公告》,對十五種妨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問題廣泛面向社會征集線索,推動“非禁即入”原則真正落實見效。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要求,不斷強化公平競爭審查的剛性約束,讓民營企業享受平等政策待遇。建立健全公平競爭審查報送通報機制,強化政府部門公平競爭審查主體責任,按照審查標準和審查程序嚴格做好出臺的政策措施公平競爭審查工作,防止排除、限制競爭的政策措施出臺。二是做好政策宣傳解讀。印發《關于開展2025年惠企利民財政補貼政策上線“粵財扶助”平臺工作的通知》,明確政策梳理要求,有效解決企業和群眾在申報政策補貼時“申報入口找不到、財政補貼政策看不懂”等痛點問題。三是推動審批服務提質增效。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減少企業在辦理各項事務時的跑動次數,降低辦事成本。同時,依托省政務服務事項管理系統,建立審批事項清單動態調整機制,及時清理取消不必要的審批環節,確保清單之外無審批。目前,社會投資項目審批時限已壓縮至50個工作日。
四、加強招商工作跟蹤問效。一是完善招商項目調度機制。制定《河源市超億元制造業項目調度和研判推進工作指引》《河源市招商引資項目清單》,落實定期調度機制,圍繞重點招商項目,實行“每周一研究、每月一調度、每季度一推進”的工作方式,壓實市級統籌調度、縣級主體責任,協調解決項目難點堵點,推動招商項目早簽約早落地。二是落實招商項目“首席服務官”機制。督促指導各縣(區)成立招商項目推進工作專班,在項目簽約、供地、開工、投產、上規等環節,實施“一個項目、一個服務小組、一名首席服務官”,堅持從項目洽談、項目審批到項目落地,實行全程代辦、幫辦,并幫助協調解決相關問題,提供周到、貼心、優質的服務。三是落實定期通報機制。實行“每周快報”,編印《河源市招商引資工作周動態》,靶向跟蹤各縣(區)“一把手”招商動態、重點在談超5億元制造業項目和項目評估情況、超5億元制造業項目建設進展情況等內容,以賽馬機制倒逼項目早簽約、速達效。在2025年新簽約的超億元制造業項目中,當年簽約項目動工投產率達53.61%。四是建立完善招商評估體系。2025年,我市積極開展產業建設“大會戰”工作,建立“現身亮績”“綜合評價體系”評估體系,其中對各縣(區)招商引資工作進行評估,形成“曬進度、比實績、促趕超”的招商引資工作氛圍。
五、持續優化招商隊伍建設。一是鍛造招商引資工作隊伍。組建河源市“1+3”產業招商引資工作隊,確保招商力量聚焦重點、協同作戰。建立全市招商隊伍后備庫,動態儲備招商骨干力量62名,為招商戰線提供穩定人才支撐。二是大力實施招商能力提升工程。舉辦4期產業招商“大講堂”專題培訓班,課程設置緊扣實戰需求,顯著提升隊伍在政策解讀、市場研判、企業對接、產業分析和商務談判等方面的專業素養,著力打造一支“懂政策、懂市場、懂企業、懂產業、懂談判”的“精兵強將”。三是構建目標導向型招商體系。精準繪制《河源市“1+3”產業鏈招商圖譜》,建立月度復盤評估與動態優化機制,每月組織相關產業主管部門、招商一線團隊召開專題會,對圖譜的針對性、牽引效果進行量化評估和深度復盤,對圖譜信息進行常態化、滾動式調整完善,在今年新簽約的超億元制造業項目中,“1+3”主導產業占比超七成,實現主導產業項目占比、質量雙提升。
下一步,我們將加強工作統籌,扎實開展營商環境提標優化和優化產業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推進政務服務“就近好辦”改革,提升服務企業意識,營造良好的法治化、市場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同時,落實好招商項目“首席服務官”機制,強化招商項目調度,優化完善招商評估體系,加大招商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重商安商親商的招商環境。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您對市發展改革局、市商務局工作的關心支持。
河源市發展和改革局 河源市商務局
2025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