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衛健案函〔2023〕29號
吳松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在我市重點公共場所配置體外除顫儀的建議 收悉,經綜合市財政局、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意見,現答復如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院前醫療急救管理辦法》、《關于印發進一步完善院前醫療急救服務指導意見的通知》、《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等文件要求,我局先從市直屬三級醫院開始在公共場配置體外除顫儀 (AED);各醫院根據實際情況,在人流量相對密集的場所先行安放。目前,市人民醫院已安放15臺,深河人民醫院已安放2臺,市中醫院已安放4臺,市婦幼保健院已安放2臺。下來,為推進我市重點公共場所配置體外除顫儀工作,主要做好下面四點。
一、制訂 AED 的配置規劃
根據國家衛健委《公共場所自動體外除顫器配置指南(試行)》,按照科學規劃、注重實效的原則,我局正在制訂《河源市推進公共場所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器 (AED) 實施方案》,將公共場所分為三類進行科學規劃,一類公共場所主要包括:城市主要交通場站、體育健身場所、醫療衛生服務機構、養老機構、學校、大型購物場所;二類公共場所主要包括:公共住宿場所、文化交流場所、文化娛樂場所、住宅小區、辦公場所、公眾服務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執法執勤交通工具;三類公共場為一類和二類以外的其它公共場所,各類場所根據人口數量及密度、轄區面積等因素,合理配置適宜密度的AED。
二、不斷擴大急救知識技能普及面
近年來,我局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每年舉辦1-2期的急救技能培訓班,邀請省內外著名的急診急救專家對市120指揮中心、市區醫院、民營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護人員輪流進行應急救護技能培訓;通過進社區、進學校、進工廠、進單位等開展急救知識宣傳、培訓社會急救員,據統計,近年來已培訓2000多名具有一定急救知識和掌握 AED 使用的相關人員。今年,5-7月我局已舉辦三期急救技能培訓班,共為市120急救網絡醫院培訓135人,9月份還要到紫金縣開展培訓,預計有120名醫務人員參加,通過急救技能培訓,逐漸擴大AED 社會知曉率、掌握使用方法。
三、逐步完善急救體系建設
為加快推進我市急救體系建設,完善急救網絡,我局制定印發了《河源市120 網絡醫院急診科建設規范》(試行),和平、龍川、紫金、連平縣120指揮中心先后投入使用,將有急診急救能力的醫療機構組成急救網絡醫院。市、縣(區)人民醫院建立了胸痛中心,目前河源市人民醫院、龍川縣人民醫院、紫金縣人民醫院已通過認證,打通救治綠色通道,不斷完善救治體系建設和提升心跳驟停院前急救水平和搶救能力,更好地保障廣大市民的生命安全。
四、按實施步驟全力推進
遵循政府主導、部門負責、社會參與、倡導公益,誰管理、誰負責的原則,分步實施。一是加強部門溝通,爭取財政支持,將資金納入政府預算,逐年解決。二是單位自主配置,各行政事業單位自主配置,一類場所首先落實,二、三類場分年實施,力爭到2030年基本完成配置。三是爭取深河指揮部給予資金支持,為公共場所配置提供幫助。四是爭取紅十字會、慈善機構、社團組織、愛心企業捐助設備或資金。
總之,我局會聯合相關部門,通過不懈努力,全面推動該項工作落實,為河源市高質量發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您對河源市衛生健康局工作的關心支持。
河源市衛生健康局
2023年7月12日
(聯系人及電話:許金輝,0762-3333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