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建議答復的函
(A類)
河文函〔2023〕127號
關于市八屆人大三次會議第20230097號
代表建議答復的函
黃麗華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出臺我市戲劇創編人員培養機制的建議收悉,經綜合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文聯意見,現答復如下:
花朝戲、木偶戲、山歌劇和采茶戲,是我市最具代表性的戲劇,具有悠久的歷史、獨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眾基礎。目前,我市基層院團的戲劇創編人才匱乏,只能勉強維持中小型劇目的創編、經典劇目改編或復排等工作。缺乏戲劇創編人才、戲劇編創能力較弱,將掣肘我市地方戲曲繁榮發展。為推動地方戲曲劇本創作工作,提升戲曲藝術服務群眾的綜合能力和水平,接下來,我局將著重加強以下工作。
一、加大劇本創作扶持力度。一是完善舞臺藝術作品創作扶持機制,通過劇本征集、選題和委約創作等方式推動劇本創作工作。二是結合我市客家文化、紅色文化、家訓文化、生態文化等題材,組織開展全市舞臺藝術劇本征集活動,鼓勵專業、業余作者進一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創作適應時代發展和群眾喜聞樂見的新劇目。三是開展“三個一批”(征集一批、整理改編一批、買斷移植一批)優秀戲曲劇本創作扶持,激發全社會戲曲劇本創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強化培養戲劇創作人才。一是借助省藝術研究所、“廣東劇作人之家”“全省青年劇本創作計劃”“戲劇名家工作室”“戲劇名家收徒傳藝工程”等平臺的優勢和作用,鼓勵和推薦戲劇愛好者、文化學者、院校戲劇專業師生等參與戲曲劇本創作培訓。二是邀請省級戲劇專家和其他地市優秀戲劇家到我市基層院團擔任駐團老師,開設戲劇特定課程進行戲劇創作指導幫扶。此外,鼓勵河職院、河源市文化館引進劇作家等師資力量,定期開設戲劇創作班,培養、儲備戲曲創作人才。今年我局將組織開設“河源新戲象”戲劇創作訓練營,挖掘、培養戲劇創作人才和表演人才,提升我市原創戲劇作品質量。三是加強與其他地市藝術院團的合作與聯系,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戲劇藝術推廣交流活動,組織我市戲劇創作和從業人員走出去,提升戲劇創排能力。
三、積極引進用好戲劇人才。一方面,建立健全戲劇創作人才引進機制,積極運用好國家、省、市文化人才引進政策,暢通人才引進通道。通過人才引進和事業單位招聘等渠道,吸收劇團所需編劇、導演、表演、器樂等方面人才。另一方面,扎實做好藝術專業人員評審認定,引導用人單位支持戲劇人才參與職稱評審工作,充分調動戲劇人才的積極性創造性,激發其創新活力和潛力。
四、舉辦系列戲劇展演活動。通過系列戲劇展演活動,推動戲劇從業人員提升創編、排演能力。一是扎實開展好戲曲進鄉村、進校園、進景區活動,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支持文藝院團的發展。二是持續辦好河源市客家山歌擂臺邀請賽、舉辦“河源四季發聲”、“大美河源·百姓舞臺”惠民文藝演出活動等文化品牌活動,為我市地方戲劇展演搭建平臺。三是舉辦全市戲劇曲藝展演活動,展示地方特色戲劇傳承發展成果,激勵創作和打磨提高戲劇作品。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您對戲劇編創、戲劇傳承與發展工作的關心支持。
河源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
2023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