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環函〔2022〕52號
關于市八屆人大一次會議第20220101號代表建議協辦意見的函
市水務局:
現就黃勇青代表提出的關于提高江東新區古竹鎮飲水質量的建議,提出如下協辦意見:
一、基本情況
我局高度重視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安全,全力推進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定期開展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評估。根據近年來監測結果,我市各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均達到國家標準Ⅲ類及以上的優良水平,江東新區古竹鎮的主要飲用水水源地新坑水庫,已于2015年劃定水源保護區,近年來水質均達到國家標準Ⅱ類及以上的優良水平。
二、我市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規范化建設情況
我市已將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納入生態保護紅線范圍,按照國家、省工作部署,開展了各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及建標立界,并強化日常巡查,定期開展飲用水源調查評估。目前,全市已基本完成城市、城鎮和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各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基本完成界碑、宣傳牌等規范建設。
三、推進飲用水源水質保護的主要措施
我市堅持多措并舉,推進飲用水源保護工作。一是強化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完成252個村莊農村環境綜合整治,255個省定貧困村全部創建成市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村。全市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為84.27%,規模養殖場設施裝備配套率為97.41%,主要農作物化肥、農藥利用率達40%以上,實現化肥、農藥施用量零增長。二是加強重點水體保護與治理。持續加大對東江、新豐江水庫的保護力度,全面完成縣級以上、鄉鎮及以下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治。三是完善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全市95個鄉鎮污水處理設施達到全覆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8.82%,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率達96.43%,村莊保潔覆蓋率達100%、分類減量比例為43.36%。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推進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環境保護規范化建設。進一步加強同縣區政府、各職能部門的銜接,形成工作合力。同時,按照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相關標準,認真查漏補缺,提升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水平,加大水源地環境保護力度,完善管理制度,持續改善飲用水水源地環境質量。
(二)強化源頭控污及環境執法監管。全面落實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嚴把建設項目環保審批關,從源頭上控制新污染源的產生,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深入貫徹實施環保法、省環保條例及“水十條”,認真貫徹落實環境監管網格化管理和“雙隨機、一公開”制度,依托各項環境執法專項行動,持續保持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對各類環境違法犯罪行為“零容忍”并依法嚴懲。繼續做好環境監測預警工作,加強飲用水源地水質監測和水環境質量預警,確保人民群眾飲用水安全。
(三)加快完善污水、垃圾處理等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推進鎮村污水處理、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項目建設,不斷完善配套污水管網,形成農村生活垃圾長效管理機制,鞏固和提高垃圾收集處理率,建立水域日常保潔管養體系,加大生活垃圾填埋場管理力度,削減入河面源污染,減少飲用水源水質潛在威脅。
(四)加強農村面源污染整治。結合全市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農村環境保護行動計劃等專項行動,進一步加大農業面源污染的整治力度,規范畜禽養殖行為,加強畜禽養殖場污染物排放管理,大力推廣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發展現代生態畜牧業,引導農民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等環保措施。
河源市生態環境局
2022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