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科函〔2021〕36號
市農業農村局:
經研究,現就《關于加大農業科技扶持力度、促進我市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的建議》(第20210026號)提出如下協辦意見:
近年來,市科技局充分發揮市政府科技主管部門職能作用,積極為我市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一、鼓勵引導我市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內農業龍頭企業組建農業科技創新中心等平臺。如紫金縣茶葉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內的龍頭企業紫金縣金豐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紫金縣金山茶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紫金縣云王茶業有限公司、紫金縣承龍嶂龍王綠茶業有限公司、紫金縣斗記茶業有限公司等企業先后組建了市級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又如龍川縣油茶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內的龍頭企業廣東星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龍川縣綠油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龍川縣灣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龍川縣綠譽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企業先后組建了市級農業科技創新中心;東源縣茶葉和板栗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內的龍頭企業東源縣仙湖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東源縣板栗發展有限公司等企業先后組建了市級農業科技創新中心。通過引導企業組建市級農業科技創新中心,進一步提升了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推動了相關產業發展。接下來,我局將緊緊圍繞我市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鼓勵引導更多園區企業組建農業科技創新中心、農業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平臺,不斷提升園區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努力推動園區產業轉型升級。
二、加快現代農業科技成果在我市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內轉化示范。充分發揮省科技專項資金(“大專項+任務清單”)和中央引導地方發展專項資金的作用。2018年以來,我市先后組織實施了一批重點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示范、支持鄉村振興戰備和農業科技創新項目,快現代農業科技成果在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轉化示范。其中組織實施點農業技成果轉化示范項目8項、鄉村振興戰備和農業科技創新項目18項,立項金額1500多萬元。比如,由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的劉袆帆老師組織實施的重點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河源板栗及其副產物精深加工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推廣”,針對目前我市板栗生產加工企業存在板栗儲藏干裂、顏色變化等問題,開展板栗護色、保水等現代保鮮技術成果示范,同時對板栗加工過程產生的一系列副產物進行開發,提高板栗的綜合利用率,經濟社會效益明顯。又如省農科院的周波老師組織實施的“仙湖茶優異單株篩選與配套生態栽培技術示范”項目,通過仙湖茶特有或與其他茶類共有病蟲害的綠色防控技術、仙湖茶生態適應雜草類型篩選與防控技術、老茶園嫁接換種及配套管理技術等成果的轉化示范,全面提升仙湖茶的產量和品質。
三、積極鼓勵引導農村科技特派員服務我市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我局積極引導廣大農村科技特派員深入我市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開展技術指導、技術培訓等服務。比如,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的劉建良老師,扎根服務我市連平縣鷹嘴蜜桃農業產業發展十多年,先后開展“鷹嘴蜜桃高品質綠色生產關鍵技術集成示范”項目,打造連平縣鷹嘴蜜桃產業4.0技術模式,推動了連平縣鷹嘴蜜桃產業的技術升級,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再如,我市和平縣水果研究所的農村科技特派員陳金愛,長期服務和平縣獼猴桃等產業發展,開展獼猴桃新品種選育引進研究,推廣獼猴桃高效栽培技術,手把手傳授果樹修剪、整枝、嫁接等技術,經常在和平縣廣播電視臺相關欄目播放獼猴桃、百香果、柑桔等水果栽培專題錄像資料,每年親自授課或參與舉辦培訓班、現場指導活動10多期,培訓農戶達6000多人次。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廣大農村科技特派員深入我市農業園區、農業企業、農村基層或通過網絡遠程視頻方式開展技術培訓、技術指導、技術攻關等服務達100多場次,培訓服務農戶約3萬人次,對接服務農業企業等農業經營主體100多家,推廣農業新品種20個、新技術35項,解決農業生產技術難題15項。
特具此函。
河源市科學技術局
2021年6月9日
(聯系人及電話:市科技局伍文彬,3885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