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農業農村局:
現就2020年人大代表提出的《關于建立農產品溯源體系的建議》(第2020039號)提出如下協辦意見:
我局于2020年8月11日接到2020年人大代表建議《關于建立農產品溯源體系的建議》(第2020039號)后,我局領導高度重視,針對《提案》有關內容進行了認真分析和研究。按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監管職能,市市場監管局負責
食用農產品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者生產加工企業后的質量監管。我局將認真履行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的職能作用,在加強與市直農業等相關職能部門溝通與協調的同時,進一步強化農產品銷售者銷售質量的監管,為保障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盡職盡責,現就有關事項答復如下:
一、加強監管,加大食用農產品質量違法案件查處力度
我局將在努力保障轄區人民群眾食品消費安全的同時,采取措施,重點加強對蔬菜類、水產品、肉禽蛋類等群眾日常食用農產品進行檢查,加強對農貿市場、農產品銷售重點地區、重點領域違法經營行為的查處。對發現涉嫌非法添加有害物質或銷售未經檢驗的食用農產品,按照《食品安全法》和《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等規定及時查處違法行為和通報農業部門,切實把好食品市場準入關。
二、加強檢測,加大流通環節食用農產品檢測力度
緊緊圍繞社會和群眾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加大對食用農產品的檢測力度,我局年初印發了《2019年全市41家農貿市場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工作方案》、《2020年全市43家農貿市場開展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各縣區局制訂具體可行的工作方案,選擇適宜的快檢方式,確保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快檢任務。通過對全市43家農貿市場開展重點品種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及時篩查發現不合格食用農產品,公示快檢信息,依法處置不合格食用農產品,充分發揮快檢篩查的“防火墻”、“過濾網”作用。從2019年至今,全市每月快檢任務完成率達100%,共快檢食用農產品經營戶2477戶次,快檢食用農產品157483批次,合格156410批次,不合格1073批次,合格率為99.3%,處理不合格食用農產品1736.48公斤(蔬菜1705.25公斤、水產品504.91公斤、畜禽肉蛋類99.5公斤)。
三、加強宣傳,嚴把食用農產品經營主體準入關
一是宣傳引導市場開辦者落實主體責任,建立健全市場準入管理制度、食用農產品檢查制度、信息公示等制度,強化市場準入管理,建立入場銷售者檔案,加強對入場銷售者的審核管理,督促入場銷售者通過正規渠道進購食用農產品,索取并留存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明和進貨票據。二是督促食用農產品銷售者嚴格落實食用農產品進貨查驗記錄,如實記錄食用農產品名稱、數量、進貨日期以及供貨者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內容,并保存相關憑證;索取并留存食用農產品產地證明、購貨憑證或者合格證明文件等可供溯源的材料;保持良好的經營環境,不進、不存、不銷售過期變質等不合格食用農產品,及時清理發霉變質等不合格食用農產品。
四、加強指導,進一步加快食用農產品監管體系建設
我局將依托現有的縣(區)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和檢測設備,進一步指導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鼓勵有條件的農貿市場、大型商場超市、學校食堂建立食用農產品檢測室,配備中小型速測儀器,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和資金支持,努力覆蓋生產、餐飲、銷售全鏈條的監管體系。
五、加強協作,對食用農產品的監管形成合力
我局在農產品市場監管工作中,將加強與農業、公安、商務等部門的協作,構建互動平臺,形成合力,齊抓共管。一是針對農產品農藥殘留超標問題,積極配合農業部門開展對農產品(蔬菜)批發市場、中心鎮街大型農貿市場進行抽樣檢測。二是配合農業等部門加強生豬屠宰管理,嚴防未經檢驗檢疫的病死豬肉流入市場。
河源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0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