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臺哲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大力促進河源油茶產業發展的建議》(第20200020號,以下簡稱“建議”)收悉。感謝您對我市油茶產業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我局結合會辦單位意見,現就建議提出的有關問題答復如下:
一、關于“合理規劃”方面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切實加強對油茶產業發展的組織領導,市林業局成立油茶產業發展工作辦公室,設在產業發展和國有林場管理科,具體負責組織、指導油茶產業發展推進工作。各縣區結合實際,組建了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各縣區油茶產業發展的組織協調、督促落實等日常工作。
(二)開展工作調研。深入基層開展調研,摸清生產種植、良種培育、產品加工、科技支撐、市場流通、品牌與文化、油茶信息化建設、油茶產業惠民、扶貧等方面情況,認真總結整理近十年來油茶產業發展現狀與取得成效、發展經驗,具體分析當前油茶產業發展存在的薄弱環節和主要問題,為油茶產業合理規劃、科學發展提供基礎方向。
(三)初步制定規劃。根據調研情況,以龍川縣為油茶產業發展重點區、和平縣為油茶產業發展核心區,東源縣、連平縣、紫金縣為油茶產業發展一般區,提出2021年至2025年油茶發展規劃:
1.基地建設規劃。2021-2025年規劃發展40.29萬畝,新造油茶林10萬畝,幼林撫育12.49萬畝,低質低效林改造17.8萬畝。
2.生產加工規劃。2021-2025年規劃建立油茶生產加工企業5個,預計年產值達7.8億元。
3.交易市場規劃。2021-2025年規劃建立油茶交易市場2個,預計茶油年交易量760噸,預計年交易額1.52億元。
4.文化建設規劃。2021-2025年規劃建立油茶特色小鎮4個,油茶康養基地2個,油茶生態觀光主體園2個,油茶文化節或展銷會2個。
二、關于“提高認識”方面
(一)油茶扶貧致富。一是引導產業園企業探索產業扶貧路徑,與農民建立緊密型關系。據統計,有300多戶貧困戶與龍川油茶現代農業產業園簽訂了《扶貧資金參股合同》,入股資金達400多萬元,年度分享紅利達12%;園區企業收購油茶種植戶的油茶鮮果,特別對邊緣貧困戶的鮮茶果進行保價收購,建立松散型合作關系。二是積極引導開展“一鎮一業、一村一品”項目。如龍川縣上坪鎮石湖村開展油茶產業項目,共計劃改造低產林1000畝,其中貧困戶有400畝,目前已改造600多畝,通過低產林改造,2020年,產量從每畝3到5斤油提高到每畝15到20斤油,惠及到貧困戶的話,每戶可以增收1.33萬元。積極主動挖掘石湖油茶歷史,委托公司包裝,進入市場交易流通,實現增值38%左右,進一步擦亮了“石湖老樹茶油”品牌形象,營造濃厚油茶文化氛圍,帶動村民主動改造,帶動全村46戶136名貧困戶脫貧致富,實現整村增產增收。
(二)創新發展模式。依托油茶資源優勢,鼓勵企業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建立油茶林基地,使企業與農戶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濟利益共同體,充分發揮企業的資金實力、技術優勢及輻射、示范、帶動作用,實現企業快速發展、農民收入顯著提高。在油茶種植積極性高的縣區,積極引導農戶按照“入社自愿、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建立專業合作社,開展聯戶種植、技術推廣、生產資料供應、產品營銷等服務,努力提高生產組織化程度,增強規避市場風險能力。
三、關于“油茶產業的綜合開發和利用”方面
(一)加強質量安全監管。根據《廣東省林業局關于進一步加強食用林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粵林函[2020]15號),積極配合屬地相關監管部門開展油茶安全監管工作。按照“誰生產誰負責、誰經營誰負責”的要求,指導監督生產經營者按照“生產有記錄、流向可追蹤、質量可追溯、責任可界定”要求落實主體責任。開展風險隱患摸底排查,建立質量安全清單,對產品質量、產地土壤重金屬和農藥殘留的快檢篩查和測試分析研判,對安全隱患及時提出建議意見,全面規范油茶行業自律,提高油茶產業經濟效益。
(二)科技創新引領油茶精深加工高質量發展。一是積極引導我市油茶企業加強與國內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高校、科研院所油茶技術成果在我市落地轉化。目前, 我市油茶企業如廣東星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龍川綠油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東源縣大地農林發展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先后與華南農業大學、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等高校院所建立了穩定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加快了企業油茶產業技術成果在企業轉化。二是積極引導鼓勵我市油茶龍頭企業組建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以及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平臺。如我市油茶龍頭企業廣東星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龍川綠油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東源縣大地農林發展有限公司等均先后組建了省、市農業科技創新中心或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通過組建創新平臺,進一步提升了企業了自主創新能力。廣東星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東源縣大地農林發展有限公司等油茶龍頭企業先后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三)以園區建設為契機,走產業化發展道路。2019年,成功創建省級龍川油茶現代農業產業園。產業園以赤光、黎咀、黃石、四都、豐稔五個鎮為功能規劃區,輻射帶動周邊油茶產業發展。河源市燈塔盆地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管理委員會引進了廣東美林投資有限公司,計劃在河源帶動周邊農戶種植20萬畝油茶、流轉2萬畝土地在農高區產業園建設高科技油茶加工廠。我市油茶以“高產、優質、高效、安全”為產業發展方式,以標準化種植、精深加工、市場開拓為油茶產業化發展的著力點,已基本實現“種植向規模化標準化轉變,產品開發向精深加工方面轉變,市場由分散經營向品牌銷售轉變”,帶動我市形成油茶產業“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的格局。
四、關于“充分利用各級政府的政策利好,鼓勵抱團發展,做好公共服務平臺……”方面
(一)積極搭建平臺。2019年,推動成立了河源市油茶行業協會,架起企業與政府部門之間聯系的橋梁,建立起協會與企業互通信息、協調八方、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平臺。2020年,在我局支持下,油茶產業行業協會搭建技術交流學習及合作平臺,邀請全國油茶聯合萬里行調研小組來到河源市考察油茶產業發展情況,開展油茶產業技術交流活動。詳細了解企業經濟收益、經營模式、園區建設情況、油茶新優品種培育及產業合作需求等,并在現場開展了修枝整形、油茶病蟲害防治、低產林改造等技術交流活動。
(二)加強培訓學習。2019年,組織開展河源市油茶產業農業技能專題培訓與創業帶動就業政策宣講活動,邀請專家教授到班授課,油茶協會成員和油茶種植戶200多人參加,讓茶農看到優良品種和技術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利益,轉變傳統種植理念,積極投身油茶發展。
(三)重點培育龍頭企業。按照“扶大、扶強、扶優”的原則,對本市較大的油茶企業、合作社、基地進行深入調研,組織開展省級林業龍頭企業、省級林業專業合作社和省級示范家庭林場等申報認定工作,積極組織油茶企業、合作社參加林業產業大會,向國家、省大力推薦發展較好的油茶企業,示范帶動農民參與油茶發展,提高農民掌握先進油茶種植管理技術,增強種植油茶積極性。
(四)積極爭取政策資金。積極爭取全國油茶示范林基地建設項目、林下經濟示范基地項目、特色經濟林補助項目及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等資金支持,以項目建設助力油茶企業及合作社快速發展。2019年,利用省級財政補助資金5000萬元撬動1.5億社會資金,成功創建省級龍川油茶現代農業產業園。2020年,局推薦兩個油茶企業申報2020年省級林下示范基地項目。根據《財政部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于印發<林業改革發展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財資環[2020]36號),對油茶等木本油料營造可提供適當的補助。以“高產、優質、高效、安全”為目標,為改變我市老油茶林多、產量低的局面。2020年,擬改造油茶低產低效林4.6萬畝。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您對市林業局工作的關心與支持。
2020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