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類)
河城管執函〔2020〕125號
黃偉欽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整治城市環境臟亂差的建議收悉,我局高度重視,對照您提出的建議要求,我局迅速聯合相關職能部門認真辦理,現將建議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隨著我市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城鄉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我市城鄉綜合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城鄉人居環境和社會交通綜合秩序得到了較大的改善和提升。在城鄉綜合環境得到不斷改善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如城鄉垃圾處理機制不完善、車輛亂停放、私設停車位(鎖)等,嚴重影響了我市城鄉環境衛生整體面貌和交通綜合環境。在城鄉綜合環境方面:亂丟垃圾、垃圾投放不規范、垃圾清運不及時導致垃圾桶爆滿發生二次污染等現象時有發生;在車輛停放秩序方面:車輛亂停放、私劃停車位、私設停車鎖等現象屢見不鮮。
在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方面,《河源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辦法》規定了“縣區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城市發展的需要,規劃、建設建筑垃圾消納場所,鼓勵建筑垃圾資源化再利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傾倒建筑垃圾,不得將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收集、運輸生活垃圾的單位或者經營者應當將生活垃圾在規定的時間運輸至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主管部門指定的轉運點或者處置設施,做到及時清運,減少對環境的二次污染”,“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公共停車泊位隨意涂寫,設置地鎖、水泥墩等障礙物”。《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了“任何單位或者個人都不得以設置障礙物等形式來占用社會公共資源,從事非交通活動。”目前,我市城鄉綜合環境和交通停放秩序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具體原因分析上:一是法律法規知識宣傳力度不足,市民群眾環境保護和交通環境意識有待進一步提升;二是環衛基礎設施建設不足,垃圾終端處理設施仍需進一步完善,如我市各縣均未建成有專門的建筑垃圾受納場,影響了我市建筑垃圾受納場和垃圾終端處理能力;三是公共停車位不足,車輛停放基礎設施有待完善;四是日常執法監管不到位,執法力度需進一步加強。
二、主要工作做法
(一)城鄉綜合環境方面
1.加強垃圾分類宣傳引導,提升市民群眾環保意識。一是強化新聞媒體宣傳。今年來,我局積極聯系河源日報、河源晚報、河源廣播電視臺等新聞媒體采用電視廣播播放、微信公眾號推送、報刊報道、轉載等方式對我市垃圾分類工作開展全方位、全媒體、全覆蓋的宣傳,從而營造了濃厚的社會輿論氛圍。二是大力開展戶外宣傳。今年來,我局組織各縣區城管綜合執法部門通過戶外LED顯示屏對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行循環滾動式播放,并張貼了相應的垃圾分類宣傳標語、海報及圖引,大力普及我市垃圾分類知識。同時,我局積極組織各縣區城管綜合執法部門在我市縣區范圍內各主次干道、公交車站、公共場所安裝廣告橫幅和專欄320多個城鄉垃圾分類公益廣告和宣傳標語。通過全方位、多層面的宣傳,有力地提升了我市市民群眾的環境保護意識。
2.完善環衛基礎設施,積極推進垃圾處置場建設。一是設置垃圾分類桶。去年來,我局組織各縣區城管綜合執法部門在我市縣區范圍內各居民住宅小區、各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等按照垃圾分類裝置要求設置了分類垃圾桶,并按規范設置相應標簽引導廣大群眾實施垃圾分類。二是加強垃圾運轉力度。我局積極組織各縣區城管綜合執法部門加大了對我市建筑、生活垃圾運轉承包單位的指導、督促,加快我市建筑、生活垃圾的運轉力度,避免產生因垃圾清運不及時、不到位發生垃圾堆放源二次污染現象。三是扎實推進我市建筑垃圾消納場建設。我局積極與自然資源、住建等相關部門推進我市中長期建筑垃圾消納場建設,現江東新區桂林村17萬平方米用地的建筑垃圾余泥渣土消納場已開工建設,按照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的要求,將消納場建設成環保建材廠,從根本上解決我市建筑垃圾受納能力不足問題。四是推動生活垃圾終端處置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我市終端處理熱力發電廠和廚余垃圾處理廠項目建設力度,解決我市垃圾終端處置能力不足問題。
(二)車輛停放秩序方面
1.狠抓源頭管理,認真做好宣傳引導。我局積極聯合公安交警部門等通過采取發放宣傳材料、懸掛宣傳橫幅、出動宣傳車、在新聞媒體建立曝光臺、在綠化帶及人群密集區域設置提示牌等形式,廣泛宣傳機動車停放的標準要求,積極引導市民樹立文明停車意識,養成文明停車習慣。同時,在消防通道處設立禁止停車的警示標志,引導廣大人民群眾規范文明停車。
2.加大公共交通停放設施建設。以“合理布局、規范停放、方便市民”為原則,充分考慮我市廣大人民群眾需求,規劃設置停車泊位,擴展車輛停放空間。同時,我局還積極加強與自然資源、住建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加大公共停車設施建設,目前老城區公共停車場建設選址工作已基本完成,接下來即將開工建設,在建設完成后從而有效緩解我市城區車輛公共停放資源不足的問題。
3.大力開展交通秩序執法。今年來,結合我市創文工作,我局組織各縣區城管綜合執法部門聯合公安交警、交通等部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車輛停放秩序整治行動,對擅自在公共停車位設置障礙物、私設停車位和停車鎖以及占用公共道路和人行道從事維修工作的現象開展專項治理。截至目前,我市各縣區城管綜合執法部門共鏟除擅自在公共巷道設置的停車位78處,沒收在公共停車位放置的雪糕筒248個,拆除擅自在人行道等公共區域設置的停車地鎖220多個,有力地打擊了我市車輛停放秩序亂象,切實維護我市良好的車輛停放秩序,營造了安全、有序、文明的交通環境。
三、下一步打算和做法
對于您提出的建議,我們局認為非常可行。同時,您的建議也是我們工作努力的方向。下一步,我局將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精準對標,狠抓落實,加大宣傳引導和巡查監管力度,積極采用多措施、多途徑做好我市城鄉環境和車輛停放秩序的管理工作。
(一)加大宣傳引導,加強法制保障。加強向市人民政府和市人大的請示匯報,加快推進我市城鄉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分類管理地方性法規的立法工作,進一步加強我市城鄉生活、建筑垃圾分類的法制體系建設,強化生活垃圾分類法制約束能力,從而為我市垃圾分類工作提供法制保障。同時,繼續組織各縣區城管執法部門牽頭采取發放宣傳單、出動宣傳車、政務網站、戶外滾動廣告屏等多方式、多領域地對我市垃圾分類工作進行宣傳,邀請新聞媒體曝光典型案例,發揮正面典型示范作用和反面典型警示作用,營造有利的社會輿論氛圍,贏取廣大市民群眾的支持和理解,切實形成社會參與、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從而在思想源頭上提升我市廣大人民群眾的環境保護意識。
(二)積極主動謀劃,加快終端處理設施建設。積極向市委、市政府申請落實我市垃圾分類工作專項資金,加大我市環衛基礎設施和設備購置的資金投入力度,加快我市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和餐廚垃圾處理廠、建筑垃圾受納場所建設,并制定我市餐廚垃圾和建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規劃,從終端處理上解決我市垃圾處理終端處理能力不足的問題。持續加大我市環衛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對人口居住密集區以及人流量較大的地段增設垃圾收集設備,加大清運力度。同時,加強各縣區政府的協調聯動,加強對各縣區城管綜合執法部門開展垃圾分類工作的指導協調,以示范樣板項目為抓手加快推進我市城鄉垃圾分類示范區建設,從而全面推進我市垃圾分類工作。
(三)加大執法力度,提升執法成效。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對建設宜居社區工作的部署要求,抓重點,突難點,加強對我市垃圾堆放和車輛停放管理秩序的日常巡查監管,采用日常巡查治理和專項集中整治相結合的方式著力加大對我市亂丟垃圾、隨意傾倒建筑垃圾以及占用人行道從事維修工作、車輛亂停放、私劃停車位、私設停車鎖等行為的打擊治理力度,堅決做到發現一處,查處一宗,教育一片,震動一方,擴大社會影響,推動我市城鄉環境和車輛停放秩序的管理工作,切實維護好我市城鄉綜合環境衛生和車輛停放秩序。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您對我局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河源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
2020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