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函 〔2018〕138號
羅中正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快東江(埔前段)堤壩建設和加強河道管護的建議》收悉,經綜合我局相關科室意見,現答復如下:
一、東江干流防洪工程建設情況。
市區防洪工程三期工程2009年11月省已對初步設計批復,批復概算1.68億,建設防洪工程28公里(含東江干流和部分支流)其中省級補助3355萬元,目前已完成東江干流約4公里及支流埔前河、萬洞河建設任務。由于省級補助資金已使用完,地方配套資金未到位,2017年12月20日,市水務局報送河源市河流專項建設基金使用方案至市財政局審核,資金使用及治理內容為東江干流市高新區至埔前鎮干流河道約3公里(高新區管委會為項目實施主體,并承擔所用基金及利息)投資約6000萬元。市政府常務會議2017年12月28日審議通過我局提交河流治理專項建設資金使用方案。接下來,我局將督促高新區管委會對市區防洪工程三期工程項目加快項目前期工作,爭取項目早日動工建設。
二、河道管護情況。
東江干流屬省管河道,許瑞生副省長、丁紅都書記分別擔任省市級河長。根據《河源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方案》,為實現“河暢、水清、岸綠、堤固、景美”的目標,市河長辦根據省河長辦的統一部署,聯合市環保局、水務局在4月26日印發了《河源市河流水面漂浮物清理專項行動方案》。要求各縣區、各單位把開展“清漂”行動作為當前河長制工作一項重要任務。根據“屬地管理、就地打撈,科學清運、妥善處置”的要求,統一開展轄區內河流整治工作。截止到6月5日,全市清漂行動共出動人員31077人次,投入挖掘機、鏟車、運輸車輛、船只等設備3040臺(艘),投入資金1572.78萬元,打撈漂浮物18201.76噸,清理河長3555.07公里。通過此次“清漂”行動,我市河道管護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河流水面未見成片漂浮物,河道環境明顯改善,取得了預期效果。
為加強全省河道管護工作,省河長制辦公室日前發布《廣東省河長制辦公室征求<廣東省河長制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計劃對全省河道建后管護工作進行考核,對我省河湖管護、河長制專項行動和河長制基礎等基礎工作安排專項獎補資金,以“獎先促后、集中投入”的原則加大對河長制工作的投入,努力使我省河長制工作走在全國前列。另外,源城區作為我市河長制工作試點,市河長辦積極向上級申報中央補助資金305萬元,支持源城區開展水庫及堤防維修養護工作。接下來,我市將繼續加大河道管護工作,一是建立通力協作的長效機制。各單位和縣區密切配合,加強互動,健全問題排查、定期通報和工作會商等工作機制,既加強屬地管理,又著眼全市大局。每年6月份、9月份統一組織開展集中“清漂”行動,形成條塊密切配合、全市整體聯動的“清漂”長效體系。二是建立嚴格有效的監管機制。各級河長辦將組織對各地河道管護工作進行抽查,對存在問題的,予以通報,限期整改。對工作推進不力、不能按時完成清理整治任務的,要嚴肅問責。三是建立公眾參與的協作機制。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廣泛宣傳開展河長制工作的重要意義,增強公眾環保意識,激發公眾參與河湖管理保護的積極性。同時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視察河道整治現場,提出工作建議。四是加大資金投入。將水面漂浮物清理打撈工作納入日常管理,落實專門隊伍負責水面日常保潔,投入專項資金,建立水域保潔長效機制。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您對河源市水務局工作的關心支持。
河源市水務局
2018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