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智慧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大高床發酵型生態養豬技術推廣力度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以“保供給、保生態、保安全”為重要突破口,畜牧業穩定發展,規模化養殖水平不斷提高,為全市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在保障有效供給的同時,我市著力化解畜禽養殖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將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作為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生態文明的一項民生工程來抓,積累了一些經驗,培育了一批典型,提高了我市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水平。
一、主要工作措施
(一)堅持生態規劃先行。早在2008年,我市就組織編制并出臺了《河源市現代生態畜牧業發展總體規劃和區域布局(2008-2020年)》、《河源市畜禽養殖管理辦法》及《關于加快畜牧養殖場沼氣建設的實施意見》,是最早以現代生態畜牧業為主題出臺規劃的地級市。規劃和意見明確了我市生態農業發展的思路、目標、基本原則、重點項目和保障措施,并根據全市土地擁有量和有效承載能力,把全市劃分成禁養區、限養區和適養區,合理調整畜牧業內部結構和生產布局。各縣都相繼出臺了《畜禽業發展規劃》并用以指導實際生產。
(二)抓好源頭控制。按照農牧結合、生態循環的原則,國土、環保、農牧等部門進行項目審批,對新建、擴建的規模養殖場,執行嚴格的審批制度,確保項目選址符合規劃要求和防護距離等相關要求。督促養殖場在新建、改建、擴建時,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生產設施與治污設施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使用的環保“三同時”制度。積極推廣“龍頭企業+基地+農戶”、“合作社+基地+農戶”等產業化經營模式,帶動散養戶建立生態型種養殖基地,從源頭上控制畜禽廢棄物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
(三)因地制宜推廣綜合利用技術。根據不同區域、不同畜種、不同規模,以肥料化利用為基礎,采取經濟高效適用的處理模式,宜肥則肥,宜氣則氣,宜電則電,實現糞污就地就近利用。在大中型規模化養殖場推行的污水處理廠、沼氣發電、農林牧生態養殖模式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大部分畜禽廢棄物利用周邊耕地、林地、草地、園地、魚塘等進行消納,實現了糞便和污水就近資源化利用。規模場和專業戶基本實現“豬-沼-種”立體生態模式,加快了生態農業的發展。
(四)積極探索新型適用生態養殖模式。結合我市實際,我局重點推廣超大容量薄膜沼氣模式、生物菌發酵處理模式、高床發酵生態養殖模式、種養結合模式等新型生態養殖模式,其中東瑞集團研發的基本實現零排放的高床發酵生態養殖模式獲得國家5項專利,受到了農業部及省有關部門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和全國推廣。同時,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增強養殖戶自覺參與畜禽廢棄物綜合處理利用的意識,營造全民參與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的良好社會氛圍。
二、存在問題
(一)養殖戶科技意識較弱。傳統的生豬養殖業,是依托于養殖經驗和基本養殖技術發展的,養殖戶大多文化水平較低,思想比較保守,因而在養殖中對現代的科學養殖技術缺乏重視。
(二)升級改造資金投入高。生豬出欄價格存在周期波動的風險,平均利潤低,把傳統豬場改造成高床養殖豬舍,需要養殖場戶投入大量資金,再加上運行費用,投入就更高了,降低了養殖戶升級改造的意愿。
(三)推廣面臨困難。畜禽養殖面廣量大(多分布于農村)、瞬時性強(持續動態)、構成復雜(種類多,規模不一),畜禽養殖從業人員不少為當地農民,且各部門在技術推廣過程中面臨人員不足、設備匱乏、交通不便利,部分地方行政管理部門,放松了對散養殖的行政管理,導致這些養殖戶無法獲得有效的技術支持,造成了現代養殖技術的推廣困難。
(四)用地難。生豬高床發酵養殖往往要配套相應的堆肥場、有機肥廠,雖然國家在畜牧業用地上有視為農業用地的規定,但由于沒有具體實施辦法,基層政府也存在限制養殖場用地的情況,各養殖場在生產用地的協調上困難較多。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行動。今年3月份,市政府出臺了《河源市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方案》,我局將督促各地全力抓好貫徹落實,以縣區為單位,整建制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確保到2020年,實現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5%以上,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5%以上,大型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提前一年達到100%的目標任務。
(二)進一步推廣生態養殖技術。廣泛組織開展研討、培訓、指導和現場會等,推廣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和廢棄物綜合處理利用經驗、技術模式,因地制宜采取環保新技術、新模式,統籌項目資金,扶持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項目,建設形成一批可看、可學、可復制的典型養殖場,推廣適應不同區域、不同養殖規模,技術可行、經濟適用、效果明顯的畜禽糞便綜合利用模式,切實加快污染防治進程,使畜牧業真正實現生態、效益雙贏,并加強示范引領與監督管理,構建我市種養循環、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畜牧業。
(三)持續開展宣傳引導。充分運用電視、報刊、網絡、微信等宣傳載體,同時各部門結合下基層工作的機會深入養殖場中,持續開展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污宣傳,讓基層部門、群眾和養殖場主緊繃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的生態保護弦。
(四)加強隊伍建設。切實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現代化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組織保障,強化各級各部門理論學習,并加強對工作人員的技能考核,努力提高能力本領,以適應新時代新使命和新任務新要求讓先進的養殖技術得到更好的推廣,更好地融入到基層水產養殖者的實際應用中。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您對河源市農業局工作的關心支持。
河源市農業局
2018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