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生態是打造“廣東綠谷”最重要的依托。要堅持生態強市,突出綠色、循環、低碳、健康發展,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培育綠色生態型經濟和幸福導向型產業,建立完善生態文明制度,促進生態保護、建設、發展良性循環,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生態資源轉化成綠色財源,實現綠富雙贏,打造“生態之谷”。
發展與生態齊抓 擴容與提質共進
關鍵詞 擴容提質
10年建成現代化濱江新城
全會提出,我市將以“東拓西優、南擴北連、中心提升”為重點,加快城市提質擴容步伐,進一步拓展和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對此,市住建局局長黃慶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我市將科學編制江東濱江新城規劃,確定濱江新城的性質、規模和發展方向,推動江東濱江新城規劃建設。
推進城市擴容提質,是河源城市建設的必然趨勢。黃慶源說,經過建市以來20多年的發展,東江以西片區的建設用地基本飽和,土地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必須構筑新的戰略發展平臺,拉大城市框架。對此,我市在市第六次黨代會以來,提出了推進中心城區“東拓西優、南擴北連、中心提升”的戰略部署。
據悉,實施這一戰略部署,重點是實施跨江發展戰略,即“東拓”——建設江東濱江新城。通過制定東江以東中心城區范圍內分區發展規劃,根據分區發展規劃制定市區江東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并抓好土地監管,逐步推進江東片區城市建設,力爭用10年左右建成布局合理、交通便捷、配套完善、景觀優美的現代化濱江新城。
據了解,今年跨江戰略的重點是科學編制江東濱江新城規劃,確定濱江新城的性質、規模和發展方向。同時,抓好濱江新城建設用地的規劃控制和用地報批。
黃慶源表示,提質擴容另一個重點就是實現中心提升,力爭在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舊城區改造等方面實現新的突破,完善中心城區城市功能。在市政基礎設施方面,將重點實施河源迎客大橋、濱江大道二期、西環路、雙下路等重點工程建設;大力推進新風路北段、文昌路南段、紅星東路等一批“斷頭路”的建設改造;加快沿江中路、建設大道、中山大道等城市道路的交通改善及上檔次改造。在公共服務設施方面,重點要加快推進客家文化公園、市衛生學校、市體育學校以及“四館兩中心”等一批重點工程建設;在舊城區改造方面,在盡量保留城市歷史風貌和文化遺存的基礎上,加快推進老城區的“三舊”改造和環境整治力度,加快景觀、公園綠地建設,不斷提升老城區人居環境。
關鍵詞 創模
今年力爭拿到創?!叭雸鋈?/strong>
全會報告提出,要推進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
市環保局局長黃福平表示,良好生態是我市率先崛起的強市之本,也是打造“廣東綠谷”最重要的依托。環保部門今年將以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為抓手,以保護優良環境、確保環境安全為目標,加強環境監管,推進污染減排,嚴格環保準入,全面推動提升我市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水平,確保我市環保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有所增強,環?;A設施逐步得到完善,主要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守住、護好我市一流的生態環境。
“奮斗這么多年,今年要全面、全力沖刺?!秉S福平說,我市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計劃要在今年通過省技術預評估,拿到“入場券”,并在明年向國家申報檢查驗收。
黃福平告訴記者,創模指標雖然還是26項,但是有新的更高的要求。對照指標要求,我市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公眾滿意度、資料整理、汽車尾氣檢測等方面還沒有達標或是沒有穩定達標,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設施方面,目前已經通過招投標確定了業主單位,環保部門將加強指導和服務,確保今年年底建成投入使用。汽車尾氣檢測,紫金臨江、東源燈塔兩個檢測點已經建成。生活垃圾處置方面,石硤垃圾填埋場已經封場,關鍵是要加強管理。公眾滿意度方面,市創模辦將加大創模宣傳力度,營造濃厚創模氛圍,以扎實的工作贏得人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創模資料整理方面,市創模辦將確保2013年年底各項創模指標基本達到最新創模考核要求,高質量收集整理創模資料檔案和基礎數據,積極準備重新申請創模預評估和申報驗收。
黃福平表示,創模是攻堅戰,也是決勝戰。環保部門責無旁貸,并與其他有關部門密切合作、形成創模的強大合力。根據《河源市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工作責任追究暫行規定》,對工作中嚴重失職的單位及相關人員實行責任追究。
關鍵詞 森林防火
嚴防死守,堅決遏制“火燒山”
全會提出,我市將“繼續實施封山育林,嚴格落實森林防火問責制,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行為”。
據了解,2012年,全市發生森林火災宗數和受害面積大幅度下降,森林防火工作取得取得了近7年來較好成績,無重特大森林火災、無人員傷亡事故發生;全市共發生森林火災23宗、受害面積156.23公頃,對比2011年(82宗、626.35公頃)分別下降71.9%和75.1%。
市林業局局長張富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013年,我市林業部門將把森林防火作為林業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強化野外火源管理,強化值班,嚴防死守,狠抓火災案件偵破工作,堅決遏制“火燒山”;堅持以“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森林防火工作方針,嚴格落實森林防火責任制和問責制,著力加強火源管理和森林防火宣傳,嚴格落實森林防火的責任追究,著力抓好火險預警、火災防范、預案準備和督導檢查等工作,著力抓好護林撲火兩支專業隊伍培訓管理工作,提高防火應急撲救能力,力爭把森林火災受害率控制在0.5‰以內,確保全年無重、特大森林火災發生。
張富城說,全市各級防火辦將嚴格執行火情報告和歸口管理制度,對緩報、瞞報、漏報、亂報火警、火情的行為堅決追究責任;同時,林業部門還將修訂更加嚴厲的森林火災責任追究制度,提交市政府研究頒發。
關鍵詞 “一滅三改”
今年將完成109.1萬畝任務
全會提出,我市將“加快創建省林業生態市,全面推進‘十年綠化河源’行動,加快‘一滅三改’森林碳匯工程和生態景觀林帶工程建設,推進創建省林業碳匯基地”。
從2012年起至2015年,全市將連續4年大力推進“一滅三改”森林碳匯重點生態工程建設,消滅全市尚存的112.17萬畝宜林荒山荒地,改造252.78萬畝的疏殘林(殘次林)、低效純松林和低效(或布局不合理)桉樹林。去年,全市共完成“一滅三改”森林碳匯重點生態工程建設任務91.35萬畝。其中,完成種植面積36.82萬畝,備耕打穴17.25萬畝,封山育林37.28萬畝,占年度總任務的100.13%。今年,河源的“一滅三改”工作將如何開展,有何目標?
張富城接受采訪時表示,2013年,我市將完成109.1萬畝“一滅三改”森林碳匯重點生態工程建設任務,并全面啟動生態文明示范市創建工作。張富城表示,林業部門將拿出“十年綠化廣東”的勁頭,力爭全面完成省下達的年度森林碳匯工程造林任務,促進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雙增長,增加森林碳匯,推進生態崛起。同時,繼續實施封山育林,對全市規劃的1030萬畝封育區繼續加強封育管護,采取有效措施促進森林植被修復,提高生態功能等級,增加森林碳匯量。
統籌:日報記者 董福軍
采寫:日報記者 李天鴻 周煥 攝影:日報記者 黃贊福